中国是否会发展国内油棕种植
年,曾宪海在云南与全国油棕试种协作单位成员开展油棕果穗分析。图片来源:曾宪海提供
油棕是一种原产西非的热带乔木,棕榈油是用其果肉榨出的油。这种红色的油脂在史前时期可能就已经在当地人饮食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考古学家曾在公元前年的古埃及墓葬中发现过大量棕榈油遗迹,说明那时就已经有长距离的棕榈油贸易。殖民活动和工业革命让棕榈油被西方社会广泛采用,成为制造肥皂、人造黄油、蜡烛、机器润滑剂的重要原料,油棕也随之被引种到同属热带的中非、东南亚、太平洋岛国,以及南美大陆,成为今日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如今世界棕榈油主产国是印尼和马来西亚,产量占全球约80%。而中国的棕榈油完全依赖进口,近几年每年进口大约万吨,价值超过40亿美元,使之成为世界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而鲜为人知的是,中国人曾一度消费过国内种植和加工的棕榈油;中国政府出于增加本土食用油供应和生产生物燃料的考虑,也曾一度试图重启国内油棕种植;而如今在海南,有一群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选育出了多种适合中国国内种植的油棕品种,希望重新推广国内油棕商业性种植。
在中国油脂对外依存度超过80%,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的背景下,中国是否会重新开始在国内发展油棕种植业,势必引发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