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打算用25年完成7倍的GDP目标,几

治白癜风贵阳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zg/171105/5817683.html

印度尼西亚属于东盟10国之一,单以人口和土地面积来看,在东南亚也属于小霸王级别的实体,近年其国家GDP迈入了万亿美元的大关,至少在国际上也能排的上号了。如果以人均论,东盟以新加坡为首,但总量却是印尼第一。

最近几天,根据新闻报道,印尼的财长英卓华就如何防范经济风险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虽然文章的主题是特朗普推特的影响问题,但在其中,却无意透露出了印尼即将开始的第三个25年的发展计划,按照其长远规划来看,印尼会在这个25年当中,人均收入增长至现在的6倍,达到美元,按照其人口的自然增长来算,相当于GDP增长到现在的7倍左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

然而,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事实恐怕没这么乐观,印尼的国家状况呈现出来的,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好。要想实现目标,恐怕有好几个难题都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

一是经济抗风险能力

印尼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实在不敢恭维,97年的一场亚洲金融危机就将其差点打回89年的GDP水平,虽然近些年来,印尼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在外汇储备及其有限的情况下,若想在新的经济危机爆发时全身而退,或者在全球经济衰减的当下继续保持长久的增长率,没有一点拿的出手的“硬货”,是很难实现的。

而所谓的硬货,就是丰富的工业产品或者庞大的自然资源。

印尼的GDP中,虽然工业占了总量的45%,但其中的制造业占比只有25%左右,其余约20%为采矿和建筑等行业。而印尼的制造业主要为轻工业产品,为国家的创汇能力有限,虽然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销售,但在整个东南亚地区面对的竞争对手众多,很难形成如当年中国那样的规模化和市场化的优势,这就让印尼很难在工业制造上为国家提供持久而强大的发展动力。

再来看看资源,印尼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从能源到各种矿产应有尽有,但却面临一个极大的问题,那就是储备力不足,人均量更少。

先是油气资源,曾经的印尼,是东南亚地区少有的欧佩克成员之一,从19世纪发现石油之后,就迅速成为了亚洲东部地区主要的产油国。甚至二战时日本之所以着急火燎的发动太平洋战争,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了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石油和橡胶等自然资源。

可惜进入21世纪以后,印尼的石油可开采量逐年减少,已经从石油的净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并被踢出了欧佩克组织。即使其天然气的储量依然丰富,可在勘探能力日渐衰弱和采油设备日益老化损坏的情况下,印尼的石油地质储备已经明显不足,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难以给国家的工业发展提供助力。

至于其他的矿产资源,例如煤、锡、镍、铜等等,印尼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属前列,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都能为国家创汇增收,为经济的发展服务。

而世界上依赖于矿产资源发财的国家还有不少,与其相邻的澳大利亚就是个典型。

但依赖于矿产走上致富的道路对于别的国家也许还有希望,印尼就彻底没戏了,原因只有一个,人口。

澳洲的领土面积是印尼的数倍,人口却只有印尼的十分之一不到,当然可以依赖于采矿业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印尼的人口数量实在太多,人均的资源保有量就显的太少了,这一点倒是和中国有些类似。

所以依赖采矿业提振国民经济,从长远来看,对印尼是没有太多帮助的。

当然,除了资源类开采等产业外,印尼的旅游业也非常不错,是国家重要的创汇来源之一,但印尼的旅游业有个特点,就是自然资源过多,人文资源太少,多数资源具有较强的相似性,逛上几处,就差不多了解了印尼大部分的自然风情,再加上相邻国家相似的旅游特色,其对于国际游客的吸引力非常有限。

当全球经济环境趋好的情况下,得益于溢出效应,印尼在整个东南亚旅游市场也能占到一定的份额,可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印尼的旅游业除了极少数的几个景点外,整体上就显的比较颓势了。

一个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汇率,而稳定汇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外汇储备,目前印尼的外汇储备为多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来看,这也不算少了,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印尼的外债高达多亿美元,其中近一半为央行和政府的外债,这已经远远高于其外汇储备了,而印尼的货币属于全球少数几个币值较大的货币品种,一旦国际市场出现较大的金融动荡,导致资金外流,很容易对印尼的经济造成冲击,从而导致货币贬值,这和越南、土耳其、阿根廷等几个主要依赖于外部投资而获得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非常相似,甚至在国际上被归入统一的类型,俗称玻璃七国。

每一次美联储的加息政策,都是美国开始弥补自身经济缺损的重要手段,而他们,就是美国人割韭菜的不二人选。

二是地缘结构特点

这一点在很多文章中都做过了详细的分析,印尼虽然领土面积不小,但基本上是由大大小小极为分散的岛屿组成,少数主要的大岛几乎涵盖了印尼的所有工业产业,但印尼的地理特点却对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弊端。

首先是气候环境

由于印尼国土分布于赤道线上南北两端,终年气候炎热,虽然发展传统农业和种植业具备了先天的优势,但这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却是非常不利的,炎热的天气导致民众非常容易疲劳,进而造成劳动效率低下,工业整体产能有限,这是所有热带国家共同的缺陷,即使可以通过空调等手段加以改善,那也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得不偿失。

其次是运输效率

印尼比较发达的是海上航运和空运,但航运的特点是费用便宜速度慢,空运的特点是费用昂贵速度快,无论哪一种,对于轻工业制造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但这正是印尼国土过于分散的特点所决定的,是一种永远无法改变的先天缺陷。这样的缺陷导致了印尼只有保持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才能让产品具备相当的竞争力,这是两个相互制约的因素,除了产业升级以外,没有突破的办法。

再次是地域分裂

印尼是由数百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但各大岛的民族分布非常不平衡,虽然历届的印尼政府曾经致力于人口迁移的策略,但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收效不高,甚至5个大岛并不全是爪哇族占有优势地位,这就为国家的分裂带来了隐患,由于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引发的冲突时有发生,这些都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区域环境,任何投资者都只能望而却步。

最后是市场分化

一个国家要想抵御外部的经济威胁,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具备足够的内需保障。只有国内的市场成熟完善,民众需求旺盛,才能在对外贸易受阻时,确保经济的整体稳定性。

可惜印尼的国土过于分散,各大岛之间的产业结构十分不平衡,这就为产业的整体发展带来弊端,好的产品难以分流到其他区域,各岛很容易形成具备自己特色的市场,但又难以整合。这让国家的整体内需动力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削弱。

虽然数字经济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助力已经成了全球的共识,而很多走在前面的跨国企业纷纷在印尼投入了巨资,但这些只能解决通信的问题,提高了交易的时效性和效率,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品流动的问题,对外贸易倒是得到了实惠,但分散的国土很难让其国内市场高速有效的流动起来,这又导致了抵御外部经济威胁的能力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三是人文政治环境

这一点,对于印尼的经济影响相对不是太明显,但却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印尼是个人口大国,国家87%的人口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不过坦率的讲,伊斯兰文明与现代的文明体系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不太兼容的,特别是科技发展这一块,始终是个短板,其对于民众的思想禁锢从根源上限制了人的创新能力。

虽然印尼的世俗化程度相比中东很多穆斯林国家要开放的多,其国内允许多种宗教并存,但其实政权始终掌握在穆斯林群体的手中,而穆斯林统治阶层虽然明着不说,却从社会体制方面对非穆斯林群体进行了种种限制,而且每到遭遇社会危机时,政府总是想法设法的将社会矛盾引导到非穆斯林群体,让他们来背锅,历史上N多次的反华事件,就是这么来的,这对于社会进步群体的打击非常严重,大量的非穆斯林精英们总是在危难之时逃离这个国家,进而让社会更趋落后即源于此。

而且,对于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来说,由于物产特别丰富,气候又非常适宜,当地多数民众自古以来就没有太多的生存压力。没有紧迫感就没有奋斗的动力,一旦这种现象成为了普通民众的主流生活状态,再加上宗教追求精神生活的影响,两者结合,足以摧毁任何一个试图发展大规模工业化国家的雄心。

可笑的是,来自东亚地区,习惯于吃苦耐劳的华夏民族,本来有希望成为印尼工业化进程中强力的推进器,可随着历史上数次的大清洗和社会整体的歧视,吃苦耐劳始终无法成为主流社会认知,却反而成为非主流的典型,华人通过比当地人更加勤劳而换来的财富与地位,总是在特殊时期被清零,这即是对勤劳致富的极大讽刺,也是当地华人的一种悲哀。

再有一点,印尼的民族实在太多了,但居于统治地位的爪哇族只占了45%的人口,居然没有过半,在很多岛屿上反而成了少数民族,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国家和社会分裂的源头之一,虽然经过了多年的移民政策,但不在解决移民生存问题的基础上想办法,单纯的为了移民而移民,最终只能引起更多的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这也是年之后,印尼彻底停止了移民政策的主要原因。

虽然印尼已经宣布要将行政首都从爪哇岛的雅加达迁往加里曼丹岛,但这么做很可能会引起当地的达雅族、马来族、班查尔族、布吉斯族等民族的不满,因为随同首都迁移过去的,至少也有万人,这还不包括为了首都安全而需要入驻的大量军事力量,这么多的人口和机构很容易打破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平衡状态,导致少数族群的生存压力倍增,是否会引起反政府的社会危机都很难说。

要知道加里曼丹岛并非全岛属于印尼,当中也有不小的地盘属于马来西亚和文莱,这就成了反政府武装分子极好的容身之地,打击的困难比其他独立岛屿要来的更大。

现在谁也不敢肯定的说,印尼的迁都是否会由好事变成一件坏事。

经济的发展,自有一定的规律,从统计学上来看,人均GDP和经济增长率是考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在人口大国中,不乏美国这样的超级实体,以及英法德意日这些老牌强国,但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之所以高,并非短短数十年就能实现的,而且经济越发达,其增长率就越低,这就象是一个魔咒,难以被打破,也许是离天花板太近了。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依然能保持高速发展,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人均数值的影响,因为平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中国的排名,甚至还在马来西亚之后,能够获得高速增长并不稀奇,但即使如此,也开始不得不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

因此印尼的新25年发展规划所设定的目标,更像是一场精神上的自嗨,在众多的制约条件共同作用下,难免会化为美丽的泡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8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