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生育率11太低不敢多生的难题,破解
人口问题是世界性难题。
人口过多,多消耗大量资源,稀释财富,增加社会管理难度,降低民众幸福指数;人口过少,会造成劳动力稀缺,经济增长无力,甚至带来种族消亡,人类无法永续繁衍的严重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所以人口政策长期作为国策,很容易理解。
鉴于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口增长过快过猛,年开始,国家实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从70年代后期开始,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强制性的政策。
年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成为史上最严厉的控制生育政策。毋庸置疑,它坚决而有效地遏制了国内人口的快速膨胀。
但是独生子女政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倒三角式的家庭结构,年轻人赡养义务过重,老年人口比例过大,社会劳动力逐渐匮乏,等等。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中国自然的生育率已经降低到了更替水平以下。也就是2.1以下。
所谓生育更替水平,是指出生人口可以替代死亡人口,趋于动态均衡,人口不增不减,保持稳定状态。
一般认为,生育率达到2.1,就是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2.0,两个孩子正好对应父母。多出来的0.1,是由于出生男孩数要略多于女孩数,还有部分女孩会在育龄期前死亡。
正是注意到独生子女政策出现的弊端和生育率逐渐,中国在近些年来开始调整人口政策。
年年末,中国全面实行双独二孩政策,就是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年年末,开始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也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年,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出现专家们预期的那种人口出生井喷的状况。相反,年出生人口不升反降。
其实,生育率下降达不到生育更替水平的,不止中国一个国家。
泰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育率很高,平均每个家庭有六个孩子。70年起提倡计划生育,生育率快速下降,年降至2.1的更替水平,年进一步降至1.4。
新加坡,年生育率达到5.4。70年代起,宣传每家只生两个孩子,生育率从3.0降到年的1.62。年,从限制生育逆转为鼓励生育,但收效甚微。年新加坡的平均生育率为1.14。
日本,战后生育率超过4.0。年实行抑制人口增长政策,生育率从4.34降至年的2.05。年,将政策目标调整为稳定人口规模,但生育率到年却进一步降至1.66。近几年,日本生育率在1.4左右的低位。
韩国,50年代后期生育率超过6。鼓励少生后,生育率年降至1.63。此后政府试图将生育率稳定至替代水平,但生育率依然从1.58降至1.15,并在年跌至历史最低的1.08。生育率近年依然徘徊在1.1至1.3。
越南,是世界上唯一跟中国一样,实施过强制性限制生育政策的国家。生育率在年代超过6,在年代超过5。从年起,越南实施允许生育两孩严禁三胎的计划生育政策,此后随着生育率下降,其限制生育的政策逐步放松。近年生育率在1.9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行过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目前都已采取了各种不同的鼓励生育政策,努力提高人口出生率。
泰国政府近年来鼓励夫妻多生孩子,给予税收优惠以及与孩子相关的福利等政策。新加坡对内加大鼓励家庭生育多个孩子的配套奖励,对外增加引入移民的数量。日本实施扶助职业女性养育的“天使计划”,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措施,如“父母休假法”、“新天使计划”等。韩国10年前就对生育第三个孩子的家庭提供奖金,宣布将投资数万亿韩元,用于扶助托儿和育儿教育,全国2/3以上的家庭将从中受益。
新加坡鼓励生育政策就算越南,目前生育率远高于中国,但也已意识到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危害。越南近日颁布了号决定,鼓励生育二胎。具体措施包括,对正在怀二胎的妇女或家庭,给予减免个人所得税的福利;对二胎家庭在购房和租房上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在教育经费上也给予照顾,等等。
年中国出生人口连续第三年下降,而且出生人口中,二孩占了一半以上。如果去除暂时性的二孩生育堆积,中国的自然生育率仅有1.1左右。
1.1的生育率,等于每个家庭平均只有1.1个小孩,意味着每过一代,人口将会减半。
看来中国要认真考虑全面放开生育,甚至鼓励生育的政策了。
因为,就算是出台各种有利政策鼓励生育,中国的人口出生率能否上去,实在还是一个问号。
随机调查显示,如今在中国,抚养孩子的成本太大,不管是金钱成本还是精力成本。小部分人是不愿意生,但大部分人真的是不敢多生。
相对来说,中国民众生活的成本太高,人们的收入又太低。中国女人和男人一样挣钱才能勉强维持三口之家的生活,女人既上班又要照顾家庭,正因如此,很多老人不得已帮助儿女照顾下一代,不但老人退休后不能享受生活,而且家庭矛盾似乎也由此增加。所以,只是一味倡导多生,配套的政策措施不跟上,一切都是空谈。
一句话,普通中国人活得太累。
住房、医疗、教育,这是压在普通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也是百姓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