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居然是打麻将打出来的创始人如今身家

来源:郎club

近日,国外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新加坡首富、海底捞董事局主席张勇的妻子,也就是海底捞老板娘舒萍,在新加坡设立了一个家族办公室,以帮助管理她的巨大财富。

最新的全球富豪榜显示,随着海底捞股价不断走高,张勇夫妇财富持续膨胀,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以亿元财富全球排名82位,问鼎新加坡首富,其中,老板娘舒萍的净资产约亿元,全球女富豪榜排名第名。这次设立的神秘家族办公室,就是为了打理其巨额财富。

颇具争议的是,这一位土生土长在中国四川的企业家,直到海底捞年9月上市时,外界才得知张勇夫妇早已加入新加坡藉,而且其全部身家通过离岸家族信托持有,也就是说,通过“移民+离岸信托”,张勇夫妇约千亿市值的海底捞股票相当于全流入新加坡。

钱实在太多了怎么办?据新加坡媒体报道,两人早于年斥资万新加坡元(约人民币1.35亿元)购买位于GALLOPROAD的优质洋房(GoodClassBungalow),总面积约平方米,地理位置临近新加坡植物园。

就事论事地说,张勇选择加入新加坡国籍,这是属于他的个人选择。但是,他的财富来源于中国市场,结果张勇将社会资源和财富带走,所以,不少人对张勇愤愤不满。张勇不得不出面,为成为新加坡公民的人做了一个解释:一切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为海底捞的国际市场做准备!

事实上,中国富人移民并转移资产已不是什么秘密,根据亚非银行发布的《年世界财富移民报告》,中国是移民排名中最受瞩目的国家。年,中国富豪出国移民人数再次创历史新高,移民热潮并未减弱,未来还将继续增长。

///海底捞

四川电焊工逆袭成新加坡新首富

和如今很多耳熟能详的大多企业家一样,张勇早年也有着平凡的工作经历。年,张勇从技校毕业,进入四川拖拉机厂当电焊工,一干就是6年,由于在学校没有用心学技术,他对电焊知识一点都不了解,整天游手好闲,成了厂里一名整日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青年。

张勇并不喜欢电焊。他在技校读书期间,就把学校发的各种专业资料送给同学。自己除了读课外书和看报,只剩逃课了。

20岁之前的张勇,身上没有一丝励志富豪的痕迹。学习上他成绩极差,属全年级末位,工作上,迟到、早退、旷工。

物质极度缺乏,贫穷的生活状况,让张勇自小铭记在心。

他暗自发誓要用双手去改变命运,依靠勤奋去创造梦想,这是张勇人生中一直信奉的价值理念。

那时,“改革春风吹满地”,不甘平庸的人早已蠢蠢欲动,为日后的崛起开始打拼。年的许家印,也是放弃了钢厂的稳定工作,揣着简历奔波于深圳的各个招聘市场,开始职场生涯。骨子里爱折腾的张勇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尝试做生意的机会,几年时间里,他捣腾过扑克牌游戏机、卖过汽油,都失败了。第一次感受到成功,还是卖麻辣烫,凭借着他的服务和味道,他很快赚到了一万元。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再成功的企业家,也几乎都经历过失败。有的人跌倒了,就趴下了,而另一些人,则不断尝试新的奔跑姿势。

直到创办海底捞、年在中国香港上市,第一天市值便突破千亿港元,张勇迅速跻身了亿万富豪榜。不到一年时间,海底捞市值已达.50亿港元,逼近亿港元大关,顺利成为新加坡首富。

在今天这个非常时期,新加坡市场也给了这位狮城首富最大的支持,在新冠疫情国内海底捞生意大受冲击时,新加坡的12家海底捞门店依旧排队爆满。有市场人士调侃称这是张勇可以拥有“终于可以休息了”心态的底气之一。

海底捞居然是因为打麻将诞生的

海底捞是张勇在年创办的。那时的张勇身无分文,只好找到当时还是女友的舒萍、技校同学施永宏、施永宏女友李海燕。满怀信心的对大家说:我想开一家火锅店,愿意跟着我干的,把手中的所有钱都拿出来。

由于之前张勇经营麻辣烫店还算成功,大家对他很信任,这次创业张勇一分钱没出,其它3个人凑了元,四个人各占四分之一的股份。

年3月,第一家海底捞火锅在简阳开业,虽然只有四张桌子。

“海底捞”取自四川麻将术语。麻将中的“海底捞”就是“海底捞月”,也叫“妙手回春”,指的是,场上摸到最后一张牌的那人恰好胡牌,属于运气要求特别高的胡牌。

当时,张勇的女友舒萍正在打麻将,而张勇正在为火锅店取什么名字犯愁。这时,舒萍胡牌了,恰好是“海底捞月”。张勇灵感突来,就叫“海底捞”。

直到现在,海底捞内部还提倡员工要有麻将精神,提倡把生活与工作合而为一。张勇说过:“标准化固然重要,但是笑容是没有办法标准化的。”因为有了员工的麻将精神,员工懂得将心比心,才会让服务不断地更贴近顾客的心,感动顾客。(取材自《海底捞你学不会》)

有了好名字只是开始,四川最不缺的就是火锅,怎么才能独树一帜呢?味道?不保险。

刚开业时,张勇不会炒料,他买来一堆书。经常是左手拿书,右手炒料,这样炒出来的火锅料味道自然不会很好。

营业几天后,店里才迎来了开业的第一批客人,傻了眼的几个人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对于第一拨客人,四个人可谓热情似火,关怀备至——在客人吃完的时候,张勇吩咐舒萍给客人赠送一盘点心;结账时,张勇主动给客人优惠了10元钱。

几位客人走时都一致评价:味道真不错!

张勇很纳闷,边学边炒的火锅料,评价怎么会这么高?他品尝客人剩下的火锅。汤一入口,味道太苦,难以下咽。中药放多了,这时候他明白了,顾客是被他们热情的服务所打动,弥补了味道上的不足。

从此之后,张勇深信一个道理:实力大小固然是关键,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服务。

多年后,接受媒体专访时,张勇坦率地说:“这也算歪打正着,因为火锅相对于其他餐饮,品质的差别不大,因此服务就特别容易成为竞争中的差异性手段。”在张勇看来,餐饮的服务包含选材、口味、产品质量、环境等诸多因素,最后才是服务态度。“提到海底捞,每个人都觉得服务很好,我能得到这么一个评价也是非常不容易。”

上市、财富、移民

上市是通往财富大门最短的捷径。

年9月,海底捞在港成功上市,截至目前,海底捞的总市值接近亿港元(虽然受疫情影响有所下跌)。按照招股说明书显示,张勇夫妇持股约为70%左右。

此后,张勇以亿美元的身价顶掉了蝉联十多年的新加坡首富,成为新首富。年10月,胡润百富榜发布,张勇夫妇以亿身价位列第9位。

自从海底捞是上市之后,其创始人的财富增长就成了一个不衰的话题,每逢资本市场剧震,媒体总要率先出来给他们做个排名。

排名增长与坠落是资本市场最喜闻乐见的话题,成为新加坡首富之后,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张勇早已加入了新加坡国籍,就因为国籍问题,他也成了很多人吐槽的对象。

公开资料显示,海底捞上市主体为年7月14日于开曼群岛注册的“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开曼)的股东是张勇夫妇、施永宏夫妇及五位高管控制的一系列BVI公司(英属处女群岛)。海底捞(开曼)的孙公司——HaidilaoSingapore(年在新加坡注册),是所有经营实体直接控股股东。

年9月正式披露的海底捞招股说明书中,张勇夫妇的国籍已更换为新加坡。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张勇夫妇入籍新加坡的选择或许与规避境外上市的并购规定有关。入籍新加坡后,年9月26日,海底捞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次年,张勇、舒萍夫妇就以约亿人民币的身家让狮城首富十年来首次易主。

而离岸信托是在至上市前,张勇、舒萍夫妇所持海底捞公司的全部股份62.70%(全球发售前),全部是通过“离岸家族信托+BVI公司”持有的,按照目前的市值计算总价值超过亿。

具体来看,张勇夫妇的千亿信托一分为二,一部分为张勇的家族信托AppleTrust,持有海底捞47.84%的股份;另一部分为舒萍的家族信托RoseTrust,持有海底捞14.85%的股份,两个信托的受益人都是张勇和舒萍。产品类型上看,两个信托都是全权信托,都设在BVI管辖区,两个信托又分别通过两个BVI公司——ZYNPLtd.和SPNPLtd.,最终分别持有海底捞的股票。

这也就是说,通过移民新加坡,设立2个离岸家族信托和2个BVI公司的系列操作,将夫妇俩持有的千亿股票全数装入离岸信托。并且通过放弃所有权,只享有受益权(为信托受益人),以此隔离了家族资产的债务风险。

此外,这一操作颇受家族信托业内人士赞同的是,将千亿资产一分为二,夫妇分别单独设立独立信托,以此可以隔离夫妇关系变动引起的公司股价波动风险。

因为拥有良好的商业税收环境、完善的银行体系、以及广泛的贸易协定,新加坡还是受欢迎的亚洲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之一。在新加坡,没有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离岸收入基本不征税,在岸收入往往也征税很低,17%的税收不至于低到被视为避税天堂,也不至于高到赶走富人和企业。

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为离岸和在岸公司管理的资金免税,经政府批准基金不需要就指定收入或指定投资收益支付新加坡税。不仅如此,新加坡拥有超过个双重征税协议(DTA),某些类型的收入将被减税甚至免税——这对于拥有跨境家族企业的家族来说十分诱人。

得益于上述因素,新加坡吸引了许多寻找既有吸引力又令人愉快的国际中心的游客和富人,到那里开展业务或组建家庭。因为张勇夫妇已加入新加坡籍,而新加坡对海外收入免税,因此又避免了中国新个税反避税实施后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

疫情下的海底捞

这次疫情,不像大多数焦虑的餐饮龙头企业,海底捞一直很安静,在许多餐饮老板面向媒体坦陈现金流压力之时,张勇没有接受任何公开采访。

到1月26日,海底捞官方宣布,为更好配合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工作,海底捞火锅中国内地所有门店即日起至1月31日暂停营业。2月初,海底捞宣布延长停业时间,恢复营业时间待定。

没有声音的背后,海底捞成本压力不可小觑。据中信建投此前发布的研报,其判断疫情估计为海底捞年的营收带来损失约50.4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为5.8亿元。

一直不差钱的餐饮巨头也撑不住了。2月22日媒体报道,海底捞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银行获得信贷资金21亿元。此次合作,为后者主动接触,双方自2月12号开始商谈贷款相关事宜。据海底捞方面介绍,第一笔8.1亿元放款资金已于2月19日到账。之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银行将按照其实际需求发放剩余资金。

除外送和生鲜团购外,近日,海底捞推出方便菜肴系列,正式进军半成品行业。

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各地陆续复工复产,海底捞的股价也有所攀升。3月5日,海底捞大涨6.47%,收盘报34.55港元,较1月20日收盘价还涨了1港元,目前市值亿港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9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