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裁员潮下逃离中国的互联网人

巅峰

过去的10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高速的发展,背后是享尽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大概是首当其冲收益的最大的城市,如果早点加入互联网行业,再在这些城市买上一两套房子,基本上,在国内可以成为人生赢家了,至少可以少奋斗好几年吧。

目前的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了平缓甚至下行期,失去了高速增长的动力,很多的名校应届生,虽然很优秀,但是进入大平台由于职级比较低,也仅仅只是做一些业务上的事情,做一颗不能有思考的螺丝钉,因为资本家是不需要你思考的,被压榨往往才是常态,给老人抬抬轿子,完全被老板拿捏的死死的,想上位,情商和智商必须同时在线,甚至出现了一种新的生物:“舔牛”的言论,就是,不能只要做一只舔狗,也不能只做一头只会干活的牛,就是这两种生物的结合体,既要会舔,还要能干活。

现在是年,虽然,刚毕业的毕业生虽然薪资比起年高出了很多,但是,大部分刚刚进入社会和职场的毕业生,依然觉得生存很简单,一个月的工资,吃吃喝喝,再租个房子,所剩无几。所以,一个毕业生,想通过工作赚钱,在一线大城市买房,现在看来简直是不可能。深圳的房价更是离谱,即使是一个中小企业的老板,怕是也无法在深圳买房吧。

杭州虽然包容度很高,可是最近几年也再渐渐失去它的性价比,在过去7年,杭州应该是房价涨幅国内领先的地区之一了,尤其是未来科技城附近(阿里巴巴西溪园区附近)年房价是1w-2w左右,完全踩在阿里高速发展的时机上,房价一路飙升,杭州每年引入人才数量高居第一,超过北京,上海,深圳,这大概都是阿里的功劳吧,年,在杭州的未科,首先新房根本买不到,二手房的价格基本是在5,6w左右,如果是一个89平方的房子,总价就需要w,首付就需要w+,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即使阿里给的薪资已经很高,想在杭州扎根,依然很有难度。

互联网的巅峰时刻,大概就是年的2月中旬了吧,由于美股大放水,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厂的股票均达到巅峰,大概是现在的3倍左右,蚂蚁上市前期,大概是最后的疯狂,滴滴出行的偷偷赴美上市,国家的双减政策,更是加速了中概股的全体扑街。

裁员

经过年的一路下跌,年怕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最难的一年了吧,阿里裁员,腾讯裁员,业务砍砍砍,小公司更加猛烈,作为企业,在下行市场下,断臂求生无可厚非,但是,失业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中产阶层,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要还款。看到很多被裁掉的人,情绪失控,也不难理解了。

正如前面所说,裁员是公司的断臂求生,就连东哥都出面说,对不住兄弟们了,可见企业家的压力有多大,但是,企业家,上层,高管,及时也受损严重,那对他们的影响,理论上还只是量的改变,还没有达到质的改变。

如果说,时代的尘埃落在一个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大山的话,那么,当时代巨变的时候,降落到个体和家庭上,说是天要塌下来了也不为过吧。

内卷

年,中国的毕业生大概是在w左右,年这个数据是w+,还有w人考研失败,这就意味着,这一批人要同时涌入的求职市场,这还不考虑过往几年尚未解决就业问题的人群。

人口是一把双刃剑,在过去10年,我们享受到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带来的高速发展,尝到了经济发展的甜头,未来几年,我们也即将遭受由于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存的激烈的竞争,也就是内卷。

“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这句话放在30年前的中国,听着似乎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有谁愿意留在这个金字塔的底层。

最近接触了很多的求职者,深刻感受到,内卷程度着实可怕,人均,可谓标配,之前会流失到国外的一群优秀的人才,也开始在国内卷,曾经只需要普通的一本就可以获得机会,现在已经卷到需要,的地步,常青藤,国内C9的学校,才算好的简历。

难走的路,从不拥挤。在生活中,难做的人生选择,其因素往往是很复杂的。

选择

求职者1:你好,我想看看新加坡的机会,可以引荐一下吗?

求职者2:你好,我刚拿到了贵公司的offer,但是是国内的,现在有点后悔了,想去新SG,有什么办法吗?后面能不能transfer呢?

求职者3:想润,卷不动了...

相似的问题,笔者最近收到了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互联网多年的优秀从业者,而且这类人群的主力还是阿里,字节,腾讯居多。他们都是互联网行业的精英人群了,但是,因为这波行情转变,这似乎是他们面对当前的内卷和焦虑的的一个人生重要的选择吧。当社会要卷的时候,你只有几条路可以走,要么加入他们,要么远离他们,当然也可以选择躺平。

互联网从业者,应该是思维和眼界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了,确实如此,最近接触了很多互联网同行,咨询海外的求职机会,尤其是新加坡。在过去十年,国内的发展如火如荼,很少有人会提及新加坡,是因为国内的高速发展的光芒密盖了国外的一些信息吧,知道现在,我们才发现,当潮水褪去,才知谁在裸泳。

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认知水平的高低,也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最近,在移民圈子里,一个截图广为流传,年4月18日起,新加坡投资移民门槛,从w新币(w人民币)直接升到w新币(1亿人民币),大家也都知道,移民的门槛是需求量决定的。所谓水涨船高。

同时,和移民相关的关键字也同比暴增%(新加坡),%(加拿大),当然,这和当下的互联网行业局势,以及,疫情下的经济形式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在移民圈子里,排名top的一直都是那几个国家,加拿大,US,新加坡。

新加坡一直以来也都是华人感受国外生活的最佳地点之一,也是最好的香港的替代品之一,因为大部分人存在英语沟通问题,还有西方的文化很难融入的问题。但是,新加坡具备华人的文化,同时又融合了一些西方的思想和文化,经济水平也高度发达,房价甚至和杭州差不多,远远低于国内的北上深,而且没有公摊面积,和1.5%左右的房贷利率,着实很吸引人。

如果以“美国”和“新加坡”的“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数”来分析国外的经济生活情况;

美国的家庭年收入中位数趋势图:

美国家庭年收入主要是按照年来统计,年美国的家庭年收入中位数大概是:6.8w美金x6.5=44.2wRMB

新加坡中位数:

?

而新加坡的家庭年收入主要是按照月来统计,大概是:x12=11.3w新币(大概是:53wRMB)。

这么看来新加坡的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甚至高于美国。可见,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精英社会,虽然它的面积很小,大概只有深圳的1/3,上海是1/9,可是人口只有w。当然还有很多因素,比如税收,教育,医疗。

总的来说,自己最近接触到的这一些人来看,这确实是一个群体,并且也是最近几个月伴随着互联网行业下行过程中才发生的,而且这个群体的特点是,他们已经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他们已经想的很清楚,也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功课。

结尾

焦虑是共同的体验,但并非所有的焦虑都是真实的。如果你感受了,那说明你正在其中,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有家庭,都有生活,我们需要保证自己的生活,适当的焦虑是必须的,现实是残酷的,忠言逆耳。有实力并且对生活现状很满足的人,自然感受不到,但是,毕竟在中国这只是一个少数的群体,北京的西二旗,深圳的南山区,灯火通明的科兴科技园,无数奋斗的年轻人才是主流,从人生的角度看,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没有结婚没有生子,或者刚刚结婚生子,未满35岁,不能等到裁员的毕业证书发到你手里了,才恍然大悟,自己被毕业了。打工人,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