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吃香了毕业生就业城市幸福感排名

眼见着7月毕业季就要来临了,而大学生们在这一阶段除了要忙着对论文做最后的修改与敲定、准备答辩以外,还要做出一道关乎未来发展的选择——究竟是返回家乡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人,还是选择经济更为发达的城市“落脚”。

其实在18年以前,北上广深四座传统一线城市就凭借着经济优势、岗位的多样性、较高的基本薪资成为了毕业生们的首选,周围选择北漂、沪漂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但现如今,随着各大城市逐渐拉响“人才争夺”的号角以后,各种福利政策、人才扶持看得人眼花缭乱。相应的,毕业生对于就业城市的“幸福感”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毕业生就业城市“幸福感”排名出炉:成都表现十分亮眼

一般来说,决定一座城市是否有机会吸纳优质人才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状况、政策扶持方向、社会包容度、生活成本高低等几个维度。在进行综合评判之后,大学生才会对该城市的生活“幸福度”进行一个简单的打分。

而从年下半旬公布的毕业生票选城市就业“幸福度”排名结果来看,大家或许会有种意外,但“又没完全意外”的感觉。

首先,大家的老朋友上海、深圳、广州成为了毕业生“落脚”的理想地,作为老牌一线城市,“上深广”不光经济发展在全国名列前茅,就连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多种多样。

从传统行业到新兴行业几乎实现了专业全覆盖,同学们只要沉得下心来寻找,总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其次,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成绩十分亮眼,在“幸福感”榜单上成功超越杭州、青岛、南京、重庆和长沙,排在了第四位。

不过,成都大概是因为被“网红”身份所累,导致大家忽略了它的优势。其实根据21年发布的新一线城市岗位开设情况来看,成都新发职位全国占比为11.23%,仅次于有互联网大厂加持下的杭州。

另外,成都人才新政的推出,也让更多毕业生有了成为“蓉漂”的底气,再加上适宜居住的环境、满大街的美食和稍慢的生活节奏,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毕业生的新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这位常年与上、深、广连在一起的“大佬”却错失了前三甲,仅仅排在第五名,似乎不再受到应届生的“宠爱”。

北京为何不吃香了?学生被“劝退”也有他们自己的考量

明明大家都是老牌一线城市,为何偏偏北京受到了“冷遇”?这主要还是因为北京自带的“高门槛”,实在让人望而却步。

落户,买房成问题

许多人之所以对成为“北漂”有一种抗拒感,主要还是觉得自己实在无法实现在北京“扎根”的梦想。

毕竟相较于其他一线、新一线城市的落户政策与房价,北京似乎都显得高不可攀,特别是当上海对上交大、同济、复旦、华师大毕业生开设落户绿色通道以后,北京就更是处于被动局面了。

周围人都是步履匆匆,工作幸福感似乎并不高

北京早高峰的地铁有多么拥挤,想必即便不是北漂一族有应当有所耳闻,但这只是“打工人”繁忙一天的开端。

由于北京并不缺少高学历、高专业度的人才,因此没有名校教育背景的普通人,就只能努力再努力一点,又能不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因此,像凌晨从公司走出来这种情况都属于常态,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公司或者策划类公司,通宵加班都是常有的事,所以考虑到超长的通勤时间和繁忙的工作状态,同学们就只能对北漂敬而远之了。

是主动“卷起来”,还是“躺平”选择安逸,同学们只要不后悔就好

不可否认,大城市确实能够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可每个同学的职业规划以及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选择落脚城市这件事情上,大家只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就可以了,而且哪怕选错了也不用着急,毕竟同学们还年轻,有机会和成本进行试错。

另外,要是同学们实在纠结,可以先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感受一下,如果觉得无法适应快节奏的工作和较高的生活成本,那么回到家乡尝试“躺平”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10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