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复兴城市的新加坡实践海外网
来源:解放日报
一座城市的变迁,充满着时代发展刻下的烙印。在日新月异的当下,城市要怎样塑造自己的性格?艺术如何介入城市升级,推进城市复兴?新加坡的实践或将带来一定的启发。
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跨越
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提高了新加坡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却无法满足精神生活上日益增长的发展性需求。为此,自年到年,新加坡坚持实施了15年的“文艺复兴城市”计划,旨在通过发展文化推动城市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跨越。
年,新加坡推出第一阶段的“文艺复兴城市计划”,该阶段的主题是“艺术的全球城市”,旨在通过艺术与文化建设培育新加坡的就业活力和生活魅力之城,并使计划惠及每个新加坡公民的知识学习,为国家文化的基础性发展提供支撑。核心内容是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为地区的文化、设计和传媒中心,以适应国家在新世纪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文化艺术需求。其间,政府资助一批文化艺术公司,实施一系列推广计划,组织各种文化节。
年,政府推出“新加坡设计发展计划”,提出大力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意产业,以期创造“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奇迹。
年,新加坡开始实施“文艺复兴城市计划二”,增加资助金额,重点放在政府和企业界合作,将文化艺术作为新加坡在国际上进行整体形象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伦敦举办新加坡文化节,从年起开办艺术展——新加坡双年展。
到年时,新加坡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一年内至少参加过一次文化艺术活动,而年这一比例仅为1/10。新加坡也拥有了一些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设施、文化团体和文化项目。
年,新加坡“文艺复兴城市”计划进入第三阶段的中期,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