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学员二本出身,考研前夕收获NU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学员背景

L同学

本科背景

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分析化学方向)

GPA:88.74雅思:7.0(5.5)

录取学校(年秋季入学)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与生物医学科学

申请时间:.10.14

录取时间:.11.1

香港中文大学认证化学

申请时间:.10.14

录取时间:.11.22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科学

申请时间:.7.21

录取时间:.12.9

大家好,我是指南者留学23Fall的学员,很荣幸收到指南者的邀请,与大家分享我的申请经验,希望能对各位的留学申请历程有所帮助。

自19年大一入学以来,我一直很坚定自己要读研究生,因而摆在面前的有三条路:保研、考研、留学。在一开始与大学导师的交流中,很遗憾得知了我们学校并没有保研的名额,所以对我而言,保研这条路很早就被堵死了,那么只剩下两个选择:考研以及留学。

考研……说实话,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对考研的未知性还是充满了恐惧与犹豫的,当时大概了解到会考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共四门;也有可能数学不考,考两门专业课。在一次偶然与学长学姐的聊天中得知,我们化学专业考研是纯理科性质的,大多同学选择的都是两门专业课,而其中四大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更是重中之重。

尽管认识到专业课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但我内心也知道,实际上我对化学的兴趣与热情并没有那么高。因为处于江苏高考08方案的尾巴上,自己选修的又是物生,所以导致我在高中时期对于化学的学习并不深入,学科基础很差,但偏偏又阴差阳错在大学进入了化学专业的学习。记得刚入学两个多月的时候因为感觉自己学不下去,特别想转专业,还跟爸妈聊过这个问题,当时被父亲的一句“不要因为自己学不好这个专业,而选择放弃”打回原形,也应着父母的建议,拒绝了转专业的机会。还能怎么办呢,只能硬着头皮上啊,恶补高中落下的基础化学知识,同时也得跟上大学里同专业同学的节奏。

事实证明,我的“恶补”是有效的,可能是在这样一所背景不出色的院校里,我大一的GPA总归还看得过去。但我也逐渐意识到,考试只是考试,其实于我本身而言,我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兴趣也并没有提高,反而产生了一种“原来应付考试、拿到高分也不是什么难事”的侥幸心理。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学得很机械,但又不得不学,好像与自己的理念背道而驰了,所以那时候的我不断地问自己,我到底想学什么?化学真的是我未来想要深入的领域吗?

于是我把目光又转回了原点,还有一个选择:留学。这时已临近大二的开学,而由于20年初的新冠疫情,大一下半学期一直是网课状态,大学生活的体验感着实不佳,想出去闯一闯的心思又愈发强烈起来,便有意地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6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