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数学竞赛四位金奖得主,三位是中国人,

第二届由阿里巴巴达摩院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成功举办,共产生4位金奖得主,分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张钺、普林斯顿大学的郑凡、麻省理工学院的王东皞和新加坡大学的YapJitWu。这四位金奖获得者除一位新加坡人外,其他三位都是中国人。对于基础科学的数学来说,这些获奖者都是人类的财富,在高兴之余却也有些隐忧。为何这三位获奖者都不代表中国的高校呢?其实,张钺、郑凡和王东皞本科就读的学校都是北京大学,但毕业之后无一例外都选择去美国继续深造。而郑凡更是在北大上了一年之后就转去了麻省理工学院。我们是有人才基础的,但如何把这些人才培养成顶尖的世界级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为什么会这样?不得不反思。科研不是交材料、评职称,要主次分清,不能本末倒置邻居是位博士后,他聊天的时候表达很后悔没有去美国。留在国内虽然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设备也是顶级的,但提供各种材料,应付申报和审计信息,职称评级等等事情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时间还不是最关键的,让他精力分散,不能专心于研究本身才是他最头痛的事情。他说,去美国的那些师兄弟,甚至水平不如他的,也已经有很多非常不错的成果。对每个科研项目抱着审慎的态度是正确的,但让科研工作者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科研本身上更加重要,排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才更容易出成果。华为让俄罗斯数学家“无所事事”地玩了两年,得到的是可以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成果。钱很多,给谁用是关键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是36岁,高斯在19岁就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时才31岁,很多科学家有成果的时候都是相当年轻的。年轻的科学家,因为时间和精力足够,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再加上有足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4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