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三达膜董事长蓝伟光科创板不正是为我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www.kstejiao.com/每经记者:赵李南■相关公司:三达膜(,SH)■市值:77.99亿元(截至7月21日)■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的膜材料研制与组件生产技术、膜软件及设备应用解决方案;一系列从膜工程-膜软件-膜组件-膜材料的核心技术组合■机构眼中的公司:“中国膜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的开拓者,业务具有显著的抗周期属性”;“膜工业全产业链专家,设备工艺软硬结合”17岁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31岁拿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33岁成为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这是“学者”蓝伟光;33岁成立三达膜,39岁时三达膜在新加坡上市,47岁时三达膜完成私有化摘牌,55岁三达膜在A股科创板上市。这是“企业家”蓝伟光。与上市公司董事长比起来,蓝伟光更多时候还是以“学者”身份示人。“我们公司的人都不叫他董事长,而是叫他‘蓝博士’。”三达膜副总经理兼董秘戴晓星说道。“我实际上是偶然走上科技创业这条路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说来容易做来难。自己不努力,指望别人把你的成果产业化,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学者”蓝伟光在接受《专访董事长·第三季》专访时,如此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打开视频,听蓝伟光说说三达膜的发展之道创办三达膜:把市场的难题作为科研的课题“我打算把市场的难题作为科研的课题,计划开设的膜技术公司正好可以推动我在厦大的科研工作。”——蓝伟光回忆创办三达膜的初衷“如果当时厦大按约定给我正教授职位,我可能就不会去创办三达膜了。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作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第一家由留学生创办的企业,三达膜的诞生颇有些机缘巧合。年,蓝伟光从新加坡学成回国。此时的蓝伟光已不再是当年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一名“助教”,而是在国际膜应用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了。“那个时候,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不多。基于当年我在国外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一开始跟厦大校方说好了,回国后我是可以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的。但我从教育部国家留学服务中心拿到派遣证到厦大报到后,校方说我不能报评正教授了,理由是出国之前没有评讲师,现在刚回国就给副教授已经是破格了。”“虽然我能理解校方改变初衷的理由,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母校而言。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仅以副教授的待遇条件,难以说服我的太太跟我一起回国,因为那时她在新加坡囯立大学有稳定的工作。于是,我向时任厦门大学相关负责人申请,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开个膜技术公司,想赚一点顾问费寄回新加坡付组屋的分期付款,以减轻我太太的压力。”蓝伟光回忆道。“(时任)校长说可以,但前提是不能影响教学和科研。我说没问题,我打算把市场的难题作为科研的课题,计划开设的膜技术公司正好可以推动我在厦大的科研工作。”蓝伟光说道。蓝伟光在三达膜生产车间狮城读研:化学系学霸为深造漂洋过海“曾经有人问我,人生至今什么时候最幸福?我答,刚从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老师变成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的时候。”——蓝伟光回忆新加坡求学时光蓝伟光与膜结缘,说来还是与他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那段从教的经历有关。年,蓝伟光以福建全省化学单科第二名的成绩考进厦门大学化学系,专业细分时选修有机高分子,期待毕业后能够分配到专业对口的武平林产化工厂(现在已经成为蓝伟光全资控股的企业)工作,因为女友(后来成为蓝太太)在师范院校就读,毕业后要定向回武平一中任教。然而,彼时女友却希望未来能跟着他在海边工作生活。为了遂女友的愿,大学四年级时,蓝伟光报考了厦门大学海洋环境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并考出了超越录取线一大截的成绩,因而引起了到厦门大学招聘老师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领导的
上一篇文章: 工作4年,GPA83的指南者留学学员收获 下一篇文章: 一年费用不到10万元留学这些国家性价比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