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海外从非农和供应链看疫情改善的效果

来源:智通财经APP

  焦点讨论:从2月非农和供应链看疫情改善的效果

  上周五公布的2月非农数据,即是3月FOMC会议前最后一个重要就业数据,也是美国疫情1月中高位回落以来第一个相对完全完整的月度数据,因此可以作为控制变量观察疫情实质影响的一个重要参考。

  整体来看,此次就业数据在各方面都呈现出较好的修复迹象,例如不仅新增就业超出预期、劳动参与率也有改善,同时更重要的是薪资增速开始回落。2月就业市场修复强劲,非农新增就业人数67.8万人,大幅高于前值48.1万人(修正后)和预期42.3万人,是自去年7月Delta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增幅。与此同时,失业率下降至3.8%,接近疫情前平均水平,劳动参与率也小幅提升至62.3%,同时劳工部报告因疫情而无法工作的人数减少了万[1]。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就业供给的增加,市场一直担心的工资通胀螺旋也有所缓解,2月工资环比持平0%增长,同比5.1%,均明显低于上个月的0.6%和5.5%,尤其是就业修复强劲的行业。

  结构上,与疫情改善相关的部门修复更为明显。1)按行业:休闲酒店仍是非农就业的最主要贡献,2月增加17.9万人,此外医疗教育本月增长较高。这与美国疫情见顶回落后,各州开始放松疫情限制措施可能有关(《疫情高点已过,欧美逐步开放》《多国取消限制进一步开放》)。

  2)按人口类型:疫情影响弹性更大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在经历了1月下滑后,2月再次提升至19.4%,改善幅度也较为明显。考虑到老年人疫情死亡率更高,疫情严重时老年人劳动参与意愿受损会更为严重,而反之疫情好转时修复的弹性也更大。

  2月就业的改善并不意外,我们此前一直强调在   在这一背景下,短期的矛盾转向了俄乌局势引发的事实性的“供应冲击”。如我们在海外资产配置3月报《俄乌局势叠加中美政策错位的资产含义》中分析,如果不是俄乌局势突然升级,我们预计3月份的全球市场原本可能朝着供应链逐渐缓解、通胀3月后逐步回落的脉络演进,进而缓解货币紧缩持续超预期的压力。此次俄乌局势再次扮演了似曾相识的供应冲击角色,这一幕自年初已多次上演,例如年初德州寒潮和一季度的半导体缺货、年中Delta疫情、台风和三季度墨西哥湾飓风、年底Omicron疫情。此次欧美疫情刚刚结束,俄乌局势接踵而至。我们认为俄乌局势已经造成了事实上的局部供给冲击,但冲击的强度和其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对于货币政策的启示是,“近端”操作上依然会按部就班加息(就业好、通胀依然高;市场预期3月加息25bp确定性较高),但“远端”加息路径有变数。如果俄乌局势能很快缓解使得价格影响较为“瞬时”,那么通胀压力改善的大方向仍可期待;而如果这一冲击进一步固化的话,“远端”加息预期的抬升和对利率与市场估值的冲击也需要再度上修。我们测算按当前油价通胀拐点将延后1个月出现;如若油价在未来3个月攀升至美元/桶,拐点延后2个月,长端国债或摸高2.3~2.4%。

  疫情疫苗:多数国家病例继续下降,疫苗接种降速

  欧美发达市场本周新增确诊病例继续下降。美国、西班牙、英国等回到此轮疫情爆发前水平左右,但德国下降速度相对落后;住院和死亡人数也持续下降,医疗系统资源压力减轻。此外,香港新增确诊仍在持续抬升,新加坡有筑顶迹象。新兴市场本周新增确诊也大多继续回落,但越南等传播时间滞后的地区仍继续攀升。

资料来源:Ourworldindata,中金公司研究部

  多国本周疫苗接种继续降速。美国日均接种下滑至16.1万剂,欧洲德国、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等本周接种速度也有所下降。中国本周日均接种持平于万剂,印度巴西降速。按接种比例看,中国、英国、美国完全接种比例分别为85%、72%和65%,加强针接种比例分别为38%、56%和29%。

  出行复工:线下高频指标达到此轮疫情爆发前水平

  在疫情好转背景下欧美发达市场线下高频指标继续修复,公交出行、自驾、餐饮和工作场所出行均修复至此轮疫情爆发前水平;美国TSA安检人数达到年同期水平,票房数据继续回升。新兴市场中巴西和印度本周高频数据修复放缓,墨西哥餐饮人数维持较高水平。

  本文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6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