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量化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来源:金融界网站来源:中金点睛3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出口同比下滑17%[1]我们判断,这主要源于中国新冠疫情对国内生产的影响、及通过产业链对外需的“传导”。然而,近日“新冠”抗疫的“主战场”在加速转向海外,随着疫情的加速扩散升级,一些全球“经济重镇”陆续采取隔离防疫措施,外需面临进一步的减速。鉴于海外疫情的发展仍有较大不确定性,本文中,我们用“情景分析”的框架,对国内+海外疫情对增长的影响做一个综合评估。摘要国内和海外新冠疫情的影响叠加,在基准情形下可能拖累中国年GDP增长约4个百分点,而悲观情形下,负面影响可能上升至5-6个百分点。国内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主要集中在1季度、拖累全年GDP增速1-2个百分点左右。与我们此前预期大体相符[2]“战疫”对1季度生产、投资、消费、出口均产生“短而深”的负面冲击,但由于防疫及时到位、组织复工较为高效,国内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季度。此外,居民储蓄率“抗疫”期间暂时下降、疫后有一定“回补”需求,且体验式消费回升可能晚于生产1-2个月,因此“抗疫”对部分消费的抑制作用可能延续至2季度。当前新冠防疫的“主战场”已经转向海外,尤其在以韩国、意大利、及伊朗为代表的亚洲、欧洲、及中东地区;而美国疫情的不确定性也与日俱增。同时,一些国家开始采取不同程度的隔离防控措施。虽然日新增确诊在疫情爆发较早的亚洲初现“筑顶”迹象,但是欧洲、中东各国确诊人数仍呈“成片”上升态势。目前“新冠”已蔓延至96个国家和地区,且海外疫情及政策应对仍在快速变化——基准情形下,主要经济体短期内开展较有效的隔离防疫、美国经济保持正增长,则海外疫情可能压低全球增长约1个百分点、拖累中国全年GDP1.5-2个百分点。此情形下,海外疫情有望五月初期间进入“平台期”,但“复工”过程可能比中国更长,所以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在3-7月最为集中。目前新冠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加总占全球GDP的5成以上(此处暂不含美国)、至少将7倍于SARS期间,其影响的幅度及时长也相应放大。悲观情形下,防疫滞后使疫情“发酵期”延续到6月、美国经济衰退,海外疫情可能拖累全球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压低中国增长3-4个百分点。此情形下,实体经济面临更大现金流压力,并可能触发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调。金融条件收紧加剧总需求收缩、形成“负反馈”。此情形下,疫情对增长的影响虽“源自实体”,但可能体量与年金融危机相当,且延续时间也拉长至3-4个季度。考虑到疫情同时冲击供给和需求,逆周期调节应当以财政政策为主、以推动两者同步回升。与之对比,单纯的货币宽松可能伴随着通胀上升、加重长期金融系统(隐性坏账等)负担的副作用。鉴于此,较优的政策选择包括增加显性财政赤字,推动“短板”基建,并减税、甚至退税以对冲企业现金流压力。同时,虽然疫情短期内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但也为一些中长期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契机,包括公积金制度改革、加快划转国资充实社保、以及降低社保费率等。正文I.国内疫情的主要影响集中在1季度,可能拖累全年增长1-2个百分点我们估算,国内疫情的爆发及防控措施的执行可能拖累全年GDP增速1-2个百分点。如我们之前的报告中所预测的,由于隔离防控措施及时、高效、严格,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呈“短而深”的特点,其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1季度。一方面,全国经济按下“暂停键”,供给和需求端同时快速降温,对一季度的生产、投资、消费、出口增长均带来负面冲击。然而,全国促复工力度较大,我们预计中国疫情本身对内需的冲击会较快消退。另外,应对短期疫情冲击,居民储率蓄在1季度暂时下降,且体验式消费需求回升将晚于生产1-2个月,这些因素可能对2季度总消费增长仍产生一定的制约。首先,如果受疫情及防疫影响1季度实际GDP增速降至2%附近,可能拖累全年GDP增长约0.9个百分点。我们构建的中金日度开工指数显示[3],2月平均开工率约为节前及往前正常水平的46%,3月平均开工率可能恢复至8成左右(三月初开工率近7成,假设月底回到约9成)。从各项高频监测指标来看,虽然不确定性犹存,但基本确认1季度工业生产增长可能大幅减速;土地房产成交、建筑材料成交、汽车消费等指标同比明显收缩[4]。如果按SARS影响1.5-2倍的幅度来估算,1季度实际GDP增速存在降至2%附近的可能。鉴于1季度GDP占全年约22%,则4个百分点的降速拖累全年GDP约0.9个百分点。其次,由于居民部门往往以暂时降低储蓄率来应对短期冲击、2季度有一定“回补”储蓄率的需求,因此国内疫情对部分消费的抑制作用可能波及2季度。由于居民部门对自然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的一致判断是将其定性为“短期冲击”,短期消费行为的改变往往不如收入增速变化大,应对选择多为暂时降低个人储蓄率。而当短期冲击过后往往有回补一部分储蓄的自然需求。因此,从以上收入及储蓄率的角度分析,消费增长短期内很难回升至趋势增速以上。从需求的角度分析,“非典”的历史经验表明,疫情过后,体验式消费的恢复可能滞后于投资和生产1-2个月,其中旅游等高端、“大件”体验式消费的“恢复期”可能更长。鉴于2季度消费占全年25%左右,当季消费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则拖累全年GDP增速约0.2-0.3个百分点。图表:2月平均开工率约为节前及往年正常水平的46%,3月平均可能恢复到80%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G7,各地地铁运营
上一篇文章: 意大利现状,15条冷知识带你了解真实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