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作内陆湖统治欧洲大半启蒙西方
(一)最近意大利疫情严重到了封国的地步,相关消息一直占据新闻头条。许多人对意大利的记忆还停留在二战期间德国的“猪队友”。有调侃称: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纳粹需要10个师防备;如果作为敌人,需要20个师攻击;但如果作为盟友,就需要50个师援助。此话虽有夸张戏谑成分,但意大利在近现代战争中的成就,实在不敢让人恭维。就连率先举起“法西斯”大旗的独裁者墨索里尼都曾被活捉,还是希特勒派兵救出。战绩暗淡不假,但不能抹杀古代辉煌。今天我们来聊聊古“意大利”的highlight。(二)地图上的意大利,酷似南欧伸到地中海的一支长筒靴,鞋面上再踢一块石头;“长筒靴”是亚平宁半岛,“石头”是西西里岛,加上西侧的撒丁岛,这便构成了意大利的主体版图。其全国面积为30万平方千米,但曾经的古罗马帝国,却在这块狭小的土地上向四周辐射扩张,鼎盛时期总面积达到了万平方千米!庞大的地中海被罗马圈成了“内陆湖”。如今的“罗马”一般指代意大利首都,总面积也不过0.13万平方千米,那么他是如何由城市拓展为国家的呢?根据著名的“母狼乳婴”传说,罗马在公元前年建城。相传公元前8世纪,罗马国王努米托雷被弟弟篡位后驱逐,他的女儿西尔维娅也被流放,但与战神马尔斯生下一对孪生兄弟——罗慕洛和雷莫。新任国王担心两兄弟长大后复仇,将其装在篮子里丢入河中。结果一只母狼将两兄弟救下,并用奶汁养大。成年后的兄弟俩杀了篡位的国王,成功为家族复仇,又联手建立了一座新城。两人反目后罗慕洛杀掉雷莫,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这一天是公元前年4月21日。似乎与略带杀戮的建城有关,在罗马发展强大起来后,慢慢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自公元前8世纪建城到公元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年的历史中,罗马前后共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由于年代太过久远,王政时期的史实与真相被远古迷团所云山雾罩;但共和、帝国为罗马打下的巨大基业,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三)共和初期的罗马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在政治上主要干两件大事,内部:贵族与平民就权力归属展开激烈斗争,外部:向附近地区扩张,增加周边影响力。此时的罗马犹如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遭受过异族入侵之痛,也品尝过扩张膨胀之快。经历了人生百态后,终于在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亚平宁半岛。日渐强盛的罗马将兵刃对准了不远处的西西里岛,但北非的迦太基势力同样强大,控制西西里大部的腓尼基(迦太基由腓尼基人建立)绝不容许他人染指。“火星”眼看撞上“地球”,二者之间的冲突已无法避免。从公元前年开始,罗马与迦太基爆发了3次战争,史称布匿之战。乱世出英雄,战争中迦太基方面涌现出了年轻优秀的将军汉尼拔。汉尼拔与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并称为欧洲四大名将,他给迦太基带来了坎尼、特拉比亚等战役的大胜,但在强大的罗马面前,终究无力回天。长达百年的布匿战争后,罗马攻入迦太基后屠城,彻底击败了这个对手。罗马在西地中海再无敌手。需要说明的是,就在与南部迦太基激战时,罗马竟然还有余力腾出手进攻东侧的马其顿。从公元前到公元前年,罗马先输后赢,最终逆转局势打败马其顿,将这个国家一分为四,随后又将其完全消灭。从此罗马又多了一个东部行省。先后击败迦太基和马其顿后,也意味着罗马在整个地中海沿岸再无敌手。这里需要用到一个地理常识:地中海北岸有欧洲的3大半岛,自西向东分别是伊比利亚半岛(现西班牙、葡萄牙等),亚平宁半岛(现意大利等),巴尔干半岛(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罗马在亚平宁半岛起家,布匿之战打败触角伸到亚平宁周边的迦太基,稳坐西地中海霸主之位;马其顿之战荡平巴尔干半岛,稳坐东地中海霸主之位;那么同属地中海西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是何时落入罗马之手的呢?答案是:布匿战争。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失败,让迦太基丢掉了西西里岛。为重整往日雄风,腓尼基人开始向西北部、大西洋彼岸的伊比利亚半岛进军。仰仗杰出的统帅汉尼拔,迦太基无视罗马人的警告,继续在当地扩张。而此后杀入意大利本土的汉尼拔,正是从这里东进,随后越过阿尔卑斯山,带给罗马人巨大噩梦。为切断汉尼拔补给退路,罗马攻入伊比利亚。此后80年,罗马与伊比利亚展开拉锯战,但后者的每一次反抗,都使自己损失了更多地盘。公元前年,击溃了迦太基后,罗马挟胜利之威,占领了伊比利亚大部(今西班牙)。从大西洋东海岸到中东叙利亚,罗马将地中海北岸在地图上连成一个颜色:属于罗马的光辉颜色。(四)当时的罗马虽大,但仍未到达顶峰。广袤的地中海距离罗马的内陆湖,还差三个人。凯撒、屋大维、图木真,相继登上历史舞台后,将罗马的势力范围推向顶峰。公元前60年,恺撒当上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随后发动高卢战争,开始向北部用兵。9年的烽火岁月中,凯撒将自己的军事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征服了整个高卢,也就是现在的法国全境。凯撒在有生之年南征北战,再度扩大了罗马的疆域。“我来到,我看见,我征服。”这句著名的豪言,正是出自凯撒大帝之口。而作为凯撒大帝的甥外孙,屋大维同样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在位期间,他力行改革强化统治,并在军事上取得傲人战绩。西侧继续进军伊比利亚,北侧平定高卢叛乱将国境线推进到了多瑙河,东方则征服了亚美尼亚和高加索地区。图拉真“继往开来”,对内稳定经济政治制度,对外“又叒叕”(音:you、xu、ruo、zhuo)进行扩张。他将达契亚、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悉数拿下,将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由共和国变为帝国)的版图扩张到了极致。从不列颠到亚美尼亚,从埃及到伊比利亚,之间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全部归帝国所有,辽阔的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陆湖。公元年,欧亚非三洲交界处,上演了西方版史诗级的“为你承包这片鱼塘”。(五)虽然罗马的统治中心在地中海沿岸,但一点不妨碍其对欧洲各国的统治。你能叫出名字的欧洲各国,基本都在罗马的势力范围中。事实上,也只有高纬度的北欧诸国如挪威芬兰,和东北欧各地如俄国、波罗的海3国,等在罗马人的极度扩张下逃过一劫。万物盛极而衰,强盛一时的罗马也没能避免这个“魔咒”。公元年,狄奥多西一世将罗马一分为二,分别交由两个儿子统治。年日耳曼人消灭看西罗马帝国;而东罗马帝国则坚持到了年才被奥斯曼帝国吞并。罗马帝国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留给世人的传说和影响却从未泯灭。诸如“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名言典故,和凯撒大帝等人的英雄轶事一直流传至今。(六)解释下,题目中的“古‘意大利’高光时刻”为何要加引号。因为将地中海变为内陆湖的是罗马帝国,而严格意义上讲,罗马不能与意大利划等号。可以说,罗马发源、强盛于亚平宁半岛,处在该半岛的意大利是其核心统治中心,但直到公元6世纪,亚平宁半岛才被命名为“意大利亚”。所以不能说,罗马就是意大利。如果称意大利的高光时刻是罗马帝国不太严谨,那么文艺复兴就毫无争议了。13世纪末14世纪初,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意大利,这便是文艺复兴活动。中世纪的意大利,北部城邦崛起迅速,孕育出了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打着复兴古罗马文化的旗号,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运动。毫无疑问,这是资产阶级性质。文艺复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文学艺术巨匠,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的大名如雷贯耳。这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开启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凭一己之力,意大利启蒙了整个欧洲。(七)古意大利的高光时刻,就说到这吧。回到当下,这个经常带给世界惊喜的古国正遭受着病毒疫情的袭击。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的多次危机中,例如03非典、08地震等,这个南欧国家顶住压力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所以投桃报李,同样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华夏,于情于理都应伸手相助。炎黄子孙是懂得感恩的民族,所以我们在国内疫情尚未解除时,就果断向意大利派遣医疗队和救援物资。有个细节跟大家分享下,在我国企业援助的物资箱上,用英语和意语写着古罗马哲学家赛内加的一句名言: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希望这个曾经创造辉煌的古国和我们一道,战胜这次灾难。也希望全人类,成功战“疫”。参考资料:《古罗马文明》、《高卢战记凯撒》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与作者联系。
上一篇文章: 以色列如果屠城,形势可能逆转 下一篇文章: 爱地理之,七年级下第八章欧洲西部之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