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人才合作新模式疫情下首批远程联合实习

变“面对面”为“屏对屏”

变“手把手”为“线连线”

8月7日,在渝北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大数据学院里,学院课题组负责人杨耀东正与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实习生进行远程视频工作会议,就实习安排进行最后的任务交接与工作总结。

摄于渝北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仙桃大数据学院

作为联合远程实习计划的首批报名者,就读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大二的张楚怡同学,经过跨境面试和笔试筛选,成功获得学院研发助理实习岗位。“全远程实习方式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要求以更加专注、高效状态投入,对多元团队融入和快速理解力表现出更高要求。通过参与实习,我真切感受和惊叹于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及重庆城市自信开放的文化底蕴。”

中新人才合作再添力

疫情下共同探索人才培养合作新路径

作为中新重庆示范项目重要的承载地,为率先搭建中新青年人才互动交流平台,渝北区当前正按照中新国家青年交流计划,聚力打造以高水平、高质量、高能力定位的中新(重庆)青年人才驿站,紧锣密鼓推进中新人才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年9月,在市委书记陈敏尔、新加坡贸工部部长陈振声共同见证下,渝北区与亚洲第一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达成人才实习合作,驿站高水平拉开序幕。当年12月,成功开展了为期五周的首批30名国立大学学生赴仙桃数据谷实地实习活动。年5月,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渝北区政府与世界排名第11位、亚洲排名第2位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署《青年人才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全面展开高级人力资源与青年人才实习培养合作,渝新两地人才交流合作正激发新活力。

疫情之下,如何解决异国学生实习迫切需求?为探索人才合作新模式,几方共同启动了暑期远程联合实习计划。

中新(重庆)人才驿站

深化中新人才合作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暑期远程实习从6月至8月,面向渝北全区广泛征集、择优甄选实习岗位及课题项目等,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通过精准匹配、远程分组实施开展。“本次,我们重点选取了仙桃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临空国际贸易示范园、海归示范园一批区内代表性园区共同参与,共计搜集岗位余个,课题50余项。”渝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企业参与方面,既涵盖科技领先企业,也着重面向数字型、智能转型的传统工业制造企业,比如面向全球智慧医疗领域的金山科技、深耕尾气治理和噪声控制的海特汽车排气公司等;学生参与方面,主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经管、设计等多学科专业近30名学生参加本次实习。目前,实习周期保持在1-3个月左右,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拓深岗位库范围,推动实习频次密集化、实习周期延伸化、实习方式灵动化运行合作,将创新人才合作成效向全区范围推广。”据悉,远程实习结束后,驿站收到了来自金山科技实习的吴伯毅、微软加速器实习的邢婉婷、润泽医药实习的郑增智等10多位同学发来的感谢信,表达了他们参加此次远程实习的感谢和待疫情结束后继续参加实地实习的愿望。

渝北区:打造全球青年人才逐梦“栖息地”

青年人才是创新创造的主力军。渝北作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要承载地和临空经济产业人才聚集高地,开展全球青年引进培育计划,持续推动国际青年创新合作与人文交流,是渝北区推进人才强区和全面开放的重要战略。“今年渝北以驿站为载体吸引新加坡及一带一路沿线青年创新创业的主题汇报得到中央组织部的刊载,这是对我区青年人才工作的极大鼓舞和支持。我们将持续加大与新加坡及世界一流高校合作,以人才为纽带,共同深化在科技、教育与创新各领域合作。”渝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为青年人才来渝实习创业从食、宿、保险到场地、资金、创业指导提供一揽子成长软服务,诚邀世界各地青年来渝北创业发展,共逐梦想,共创未来。”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8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