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破解留学申请人的纠结学校VS专业
留学申请人抛出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境读书,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另外SPS这种学院是否影响就业?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身兼金融行业职场人士和留学行业定校咨询顾问双重角色的我,自认为是很有发言权的。
这篇推文,旨在谈谈我偏中性的看法,把支持和反对的论点都交代了,最终由读者自己做决策。
先说大的结论吧!
所属学院极其不重要!而在充分竞争下,学校(指大学排名和知名度)、专业(指专业的热门主流程度,是否利于就业,专业是不是对应中国人价值体系里的好工作)、申请难度门槛(指对本科成绩、标化考试、笔面试、文书、运气维度的要求),这三者是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Trinity),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性视具体的行业岗位而定。
与这个不可能三角非常类似的,是买房置业的不可能三角:地段、面积、预算。尽管有人说,买房最重要的就是地段/地段/地段(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仍然不得不考虑面积这个最重要的居住属性,地段再好面积不够住还是不行的。学校与专业的取舍,也有这层逻辑在。
其实就业也有一个不可能三角,那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下面我逐一来分析解读。这篇文章很长,还有很多截图,文字和截图都请认真阅读,细细体会。
我特别希望我所带的留学学员们,可以认真读一读,在我们讨论申请方案时就不用那么纠结了,也不会用“你以为”和“你想当然”的认知去做在我看来错误的选择,也能理解我在给你制定方案时的良苦用心。
所属学院非常不重要,不够格成为三角中的一角
哥大SPS学院、NYU的SPS学院、波士顿大学的MET学院、华威的WMG学院、新加坡国立ISS学院诸如这类学院,总有申请人及其家长对其有偏见,认为类似于国内的三本独立学院,就业受到区别对待。
对此,我之前也有写过一篇推文《SPS学院能不能读?》来为说明是可以读的,另外还写了一篇推文《西浦成绩不到60分怎么申研?人间清醒的申请建议》来建议中低分的学生将这类学院纳入申请备选。
话不能说的百分百那么满,不排除有个别比例的用人单位不待见这类学院,但大部分用人单位是无所谓的,更确切地说是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也没研究过更没时间和兴趣去研究学院之间的区别。拿企业来说,企业的目标是创造利润,完成KPI,提高ROE,把时间精力花在研究这么微观层面的大学学院区别,投入产出比是很低的。
再举例一个非常难申请的专业,UCL的MScinBankingandDigitalFinance。它归属于世界前10名校UCL,专业是正宗的金融,申请能读极高(录取率是UCL最低的几个专业之一)。然而,它归属于UCL的土木工程系。对此你是否一脸困惑呢?金融和土木工程八竿子也打不着啊!那如果你有这个Offer,并且没有更好的选择,你会因为它所在的院系而不去吗?
举上面UCL的例子是想说明,归属什么学院有时候只是大学行政管理的一种选择,完全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次要矛盾。说句实话,它的重要性,可能还不及性别和颜值。难道为了就业你还要去变性和整容不成?(职场有性别歧视,有些岗位要招好看的帅的,这是目前或多或少客观存在的现象,拜托别来这里和我争论,有本事你就去改变社会。)
学校排名确实很重要,但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我自己是西浦毕业的,接触了很多西浦校友,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