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师资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翠园中学把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
在深圳市罗湖区雅园立交附近,远远就能看见“翠园中学”四个金色大字。作为深圳特区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这所老牌学府静静地矗立于此,到今年已是第58个年头了。
近年来,深圳基础教育规模发生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历经岁月洗礼,翠园中学相较于兄弟区日新月异的新高中,校园陈设虽显得有些普通,但在广大市民心目中,累计32人考入清华北大、科创和体育教学水平常年领跑全市的翠园中学,仍然是深圳基础教育的名校之一,传承着光荣使命,闪烁着熠熠光辉。
或许有许多人会好奇,翠园中学缘何能广受社会赞誉,成为深圳教育的一棵“常青树”?“翠园”这块金字招牌背后,到底有怎样非同寻常的教育“密码”?数十年如一日潜心教书育人,翠园中学从中淬炼出的经验就是,以培育优质师资力量为基石,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直以来,翠园中学坚持“引育并举”的工作思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把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
年7月,正高级教师、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郭玉竹出任翠园教育集团总校长,自此翠园中学再度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打造一流教师队伍,是翠园中学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的卓越高中’办学目标和‘培养具有中华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郭玉竹表示,秉承“为师生的出彩人生搭建舞台”的办学宗旨,接下来,学校还将在培育师资方面持续发力,为罗湖乃至全市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撰文:潘欣宇叶淑萍汪之才受访单位供图
顶层规划“双一流”师资推动实力跃升
沐浴着金秋深圳的阳光,涤荡着校园鲜花的芬芳,今年8月,翠园中学举办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会。培训现场,以郭玉竹总校长为首的校领导与10余名新入职青年教师亲切互动、答疑解惑,互动气氛相当热烈。
新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代表翠园中学未来的希望。实际上,帮助青年教师站稳讲台,成长为一位志存高远、能担大任的“双一流”(一流的敬业精神和一流的专业能力)教师,一直是翠园中学的宝贵传统。
卓越校园一直是翠园追求的理想。秉持“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理念,坚持将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翠园中学正着力打造立体多元的名师孵化体系,推动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突破、取得跃升。
近年来,在罗湖区主要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翠园中学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全国优秀竞赛教练、名校毕业生以及优秀骨干教师陆续加入翠园,这座老校正在焕发新生。
据统计,翠园中学现有名教职工,其中,正高级教师8人,特级教师5人,竞赛金牌教练5人,省市名班主任8人,市区学科带头人32人,骨干教师81人,现有省、市、区名师工作室16个,近3年在研课题85个。近3年,学校先后从清华、北大、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引进4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不仅跑出教育人才引进的“翠园速度”,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人才结构,也为学校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既要引得来,也要留得住。师资培育是翠园中学另一项主抓的重点工作,为了增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自觉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学校立足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如制定《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创示范》《师资队伍发展年度工作计划》《专业师资发展规划》《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真正做到让教师成长制度化、规范化。
此外,通过发扬导师制结对、结伴,每一位进入翠园中学的新教师都要参加拜师仪式,跟随一位资深教师学习3年。口口相传、手把手教,翠园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精髓就通过这样的方式代代相传。
教研引领奏响高质量育人交响乐
不久前,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线上举行,翠园中学凭借“汛安——智慧城市防内涝积水井盖系列产品”获得萌芽赛道全国总决赛“创新潜力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前夕,翠园中学还同时入选深圳首批12所“零一联盟中学”,未来将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筛选与培养工作。
能够在高手如林的国家级大学生比赛中脱颖而出并捧回大奖,充分展示出翠园中学不俗的科研实力底蕴。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学校,翠中的科研实力为何这么强?
实际上,这些成绩与翠园中学坚持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发展观有紧密关系。近年来,学校以常规教研为核心,不断激活教研工作兴奋点,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有越来越多的省市级重点课题在翠园中学“生长发芽”。
其中,郭玉竹近两年的课题包括:广东省年重点规划科研课题“新时代高质量数字化‘思乐课堂’的理论构建与实践研究”,计划年4月结题;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课题“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师教学方式研究”已于年9月结题;广东省教研院专项课题“新时代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区域创新实践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于年2月立项。
今年10月,翠园中学党委副书记何翔主持的年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双减’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策略”、罗湖区“十佳功勋园丁”林玉兰老师主持的省规划一般课题“基于立德树人的高中主题班会系列设计与实践研究”在学校科技楼隆重开题。本次开题论证会气氛热烈,内容丰富,取得显著效果。“广大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教育热点、难点,不断创新科研项目,将我校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郭玉竹在会上表示,教育科研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也是卓越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如何推动众多教师将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在翠园中学同样有章可循。以任务历练为依托,学校创新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五个一”工程活动: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上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集体备课活动中完成一个章节的优秀教学设计;完成一项小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任务导向下,翠园中学掀起了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潮,近3年国家省、市、区课题在研课题85个。
外引人才金牌教练提升翠园教学品质
翠园之名,名在教师。今年,翠园中学在原有竞赛教练团队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学科5位竞赛金牌教练,不仅推动学校师资力量再次得到优化提升,也为级高一强基学院的全面开展和重点突破保驾护航。
刘小刚,数学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本硕均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先后荣获河北省德育先进个人、四川省德育先进工作者、石家庄市德育先进个人、石家庄市优秀班主任、石家庄市教育局记功奖励一次、石家庄教育局记三等功一次、高中数学联赛优秀教练员、河北省第七批优秀援疆干部和人才、高考突出贡献奖、广元市优秀班主任、神州天立卓越班主任等奖励。曾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本科辅导教师、中国数学会会员,主研省级课题两项,发表论文10多篇。
乔悦,高级教师,化学竞赛金牌教练,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指导学生获中国化学奥林匹克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历年辅导的几十名竞赛学生均获得自主招生、强基计划资格。所教学生中2人取得市理科状元,数十人被清华、北大录取。获得市教育局嘉奖三次。曾获得省实验教学优质课说课一等奖、省中小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二等奖、市教育局优质课三次、市教育局教学和论文评比一等奖五次。在《中学化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朱颖,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高中信息技术一级教师。年开始从事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指导工作,指导学生曾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提高组三等奖。主持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一项,编写教材一部。
除了上述3位金牌教练,翠园中学今年引进的金牌教练还有两位校领导,充分体现罗湖区对于翠园中学搭建名校班底的重视,通过高标准配备校长和校级领导,助力学校实现新腾飞。
郭玉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教练,年进入深圳中学工作,历任数学竞赛主教练、数学科组长、高三年级组长、学生处副主任(主持工作)、教师发展部主任、深圳中学校长助理兼初中部校长,其主持申报的《深圳中学高中课程建设及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案例。
翠园中学党委副书记何翔、正高级教师,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化学教研员,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平台搭建为青年教师插上“梦想的翅膀”
为促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岗位,实现新教师在专业学识、师德师风、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同步提高,早日成为翠园教育的中坚力量,今年10月,翠园中学—学年“青蓝工程”系列之师徒结对仪式在学校四楼报告厅召开。
以“青蓝工程两牵手师徒结对共成长”为主题,今年师徒结对仪式同样备受全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