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高莱斯丨技术要点逐浪全球的摘金者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国际化,心想狮城,花园城市,智慧国家,千禧一代,儿童友好,精英家庭,知识经济,国际医疗
作者简介
常瑶
年7月至今,主持或参与了海淀区上庄镇镇域发展战略研究、潍坊市白浪河下游旅游提升战略、安徽肥东东城新市镇、六安舒城产业新城、眉山加州智慧小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发展战略及实施计划研究、邯郸丛台产业新城、重庆合川产业新城、呼和浩特科技城、北戴河新区发展战略等众多项目的顾问策划工作,涉及范围包括区域开发、新城建设、产业规划、文化旅游等领域。
1.新加坡:逐浪全球,“摘金”50年
年,一部好莱坞电影《摘金奇缘》(CrazyRichAsians)风靡全美,上映首周就获北美票房冠军。而一同抓人眼球的,是故事的发生地和取景地——新加坡。影片中惊艳的滨海湾风貌、奢华的酒店屋顶派对、迷人的无边泳池、绚烂的烟火夜景……不仅是一场关于亚洲富豪的生活盛宴,更像是写给新加坡的一封情书!超豪华的电影场景将新加坡国际化大都市的气质彰显得淋漓尽致,刷新了世人的眼球,不少人观看后大呼“想立刻去新加坡旅游!”
新加坡无疑是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全球营商环境第一”“最受移民欢迎的城市”“国际人才吸引力指数第二”“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各种头衔多年蝉联。
但是新加坡的独特在于,它不同于伦敦、纽约,并不是“天生的国际贵族”,原本不过是一个“飞机一起飞就飞出国界”的弹丸之地,资源少、人才稀薄,在年被迫独立后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蜕变成了人人效仿的“世界超模”。而更值得惊叹的是,新加坡可不只是“亚洲四小龙”的“时代网红”,而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国际红人”!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一直是世界的焦点,弄潮于世界的浪尖上50余年,直到今日依然能“摘金”国际、持久不衰。因此,要研究城市的国际化,在全球浪潮中具有绝对生命力的新加坡必然首屈一指。
那么,新加坡是如何做到持续“摘金”全球、长盛不衰的呢?有人说新加坡的成功国际化得益于它的港口和交通区位。这的确是新加坡早期打开国际市场的先天优势,但却不是它国际化成功的根本原因。“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时的成功可能靠运气、靠先天条件,但半个世纪的成功则必然离不开后天的机敏和战略远见!
新加坡能够长久不衰的国际“摘金秘籍”就在于,能够抓住每一次时代的浪潮,因时制宜地制定国际化顶层战略!
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小城,而正是因为小,使得它天生拥有一种漂泊世界的危机感,在独立后就将国际化作为立国的核心战略。李光耀总理说:“新加坡上的第一课是:假如我们不能与世界接轨,我们将回到渔村的年代。”李显龙总理说:“新加坡必须与全球化接轨,才能避免被边缘化。”[1]可以说,新加坡的国际化是主动“谋划”出来的,而且是一次次主动顺应时代变化、抢先作出战略性反应的结果。
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抓住制造业的时代浪潮,抢先制定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战略,通过取消进口关税、取消外汇管制等一系列措施,积极争取外国直接投资,从一个转口贸易地成功地跃迁为世界工厂和投资天堂,成为制造工业时代的国际化“摘金者”。
20世纪70-90年代,新加坡在全球制造业转移和升级的时代浪潮下,主动谋划资本与技术导向的国际化战略,借助贸易港口优势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通过一系列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再一次实现了国际地位的跃迁,变身世界金融中心和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地,成为资本和技术流动的国际化“摘金者”。
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危机的到来并没有终结新加坡的“摘金”之旅,它又一次抢先站在知识经济的潮头,以知识驱动的国际化战略,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表现出强劲的全球竞争力和创新力,又一次成为傲立新时代的“摘金者”!
可见,每一次都“摘金”成功的新加坡,不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而是一个有“远见”、敢于逐浪的弄潮儿。李光耀总理曾说:“新加坡没有腹地,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腹地。”[2]新加坡不仅抢占了世界腹地,而且通过一次次的国际化战略选择,成功守住并不断巩固了它的世界腹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①,新加坡的“摘金秘籍”更是众多城市争相寻觅的宝典。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新时代下新加坡的国际化面纱吧。
2.知识经济时代,新加坡的“国际化摘金远见”
做时代的“摘金者”,就要精准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势而为。在20世纪90年代前的两次国际化战略中,或许新加坡的港口和地理区位优势还是重要的资本,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新兴的科技产业具有弱地点性,新加坡要实现国际化升级,就必须紧紧围绕知识经济的特点,进行具有国际化远见的战略布局。
1.知识产业的国际远见:从精英教育到精英产业,发展新时代国际教育服务贸易
小国小城决定了新加坡本身就注重人才教育,以“精英战略”立国,拥有一流的教育体系。而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新加坡依然紧抓最核心的资本——“人”的国际化,并且开发知识经济的新产业——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产业,抢夺新时代“人的生意”。
(1)打好自身“金刚钻”——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教育品牌
20世纪90年代末,新加坡开始制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提升自身竞争力。年专门成立了“国际学术咨询团”(InternationalAcademicAdvisoryPanel,IAAP),探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全球化定位发展。
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专门设有“国际关系办公室”(InternationalRelationsOffice,IRO),以推动国际教育交流。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国际化合作,不仅创建了丰富的国际交流项目,包括国际暑期项目、国际实习、国际研究附属计划等,而且还开展了双学位、联合学位等教育合作。根据国际关系办公室的年度报告,该校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人数从年的人上升到了年的人。此外,该校还积极建立大学战略联盟,与国际研究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大学协会、东盟大学联盟、英联邦大学协会等机构积极联盟,提升学校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
经过持久的努力,新加坡国立大学早已成功跻身国际化大学的行列。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HigherEducation)上发布的“年度世界最具国际化的大学排名”中,新加坡国立大学高居第四位,实现了新加坡教育的国际化目标。
资料来源:《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念好国际“教育经”——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打造国际教育服务枢纽
在自身教育实现国际化提升的同时,新加坡开始强调“教育的经济力”,推动国际教育产业化。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制订了“环球校园计划”(GlobalSchool,GS)②,其目标是一方面在10年内吸引10所大学到新加坡办学、设立分校;另一方面希望到年吸引15万名国际学生赴新加坡留学,最终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亚洲地区的教育中心和国际教育服务枢纽。
在此计划下,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旅游局进行了全球大规模的教育营销推广。虽然最终在年没有完全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但是成功吸引了美国杜克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入驻,而且赴新加坡的留学生也在一定时间内迅速激增,极大地发挥了新加坡的教育品牌效应,提升了国际教育影响力。在为新加坡知识经济时代网罗全球人才的同时,也将“精英”做成了一门实用的知识产业。
2.城市规划的国际远见:从花园城市到智慧国家,更新新时代的城市规划
新加坡十分重视城市的前沿规划,早在立国之初,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完成了基于新加坡的整体概念性发展规划,不仅高瞻远瞩,着眼于未来40~50年的长远发展,而且与时俱进,每10年进行一次修订,以适应新时代的城市要求。
在20世纪60年代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时代,新加坡提出了打造“花园城市”的理念,以绿色魅力的生态环境与其他城市工业污染的形象相区分,成功塑造了新加坡宜居的城市形象,成为吸引外商和企业的第一张名片。
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新时代的精英已经不只需要美丽、干净、绿色的花园,对于他们来说,宜居的环境只是一个基本要求,已难以激发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和活力。新加坡这一“花园”,开始显得枯燥、无趣。那么,这时的新加坡又是如何华丽转身的呢?
(1)花园城市,需要国际“活力”
李显龙总理在年国庆群众大会上说:“要重塑经济、吸引人才,我们必须重塑我们的城市。这里应当成为一个充满活力、能量和兴奋的宜居城市,一个让人向往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地方……”③
知识经济下,活力的头脑需要活力的生活和活力的城市。为了改变枯燥无趣的印象,新加坡于年大力开发滨海湾CBD区域,经过10余年的时间,通过金沙酒店、滨海艺术中心、滨海湾花园、科学艺术博物馆等一系列龙头项目的建设,将这片区域打造成为集办公、生活、娱乐于一体的全球活力圣地。这里不仅有豪华的购物中心、酷炫的文化艺术节,还有世界首个夜间动物园、世界首个F1夜间赛……新加坡,以其独特的活力生活,再次吸引了世界人才和企业的目光,真正通过规划活力城市,激发了活力人才和活力产业!
(2)国际城市,需要未来“智慧”
然而,新加坡的规划远见并不止于此!正如《国家地理》所说——新加坡:明日之都④。真正的国际远见在于抢先看到未来,为未来而规划!紧抓知识经济科技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新加坡早在年就率先提出“智慧岛计划”,是最早进行智慧城市探索的城市。年,新加坡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计划,要打造“世界第一个智慧城市”,而在年,更是将其上升为“智慧国家”计划,成为全球第一个发布智慧国家蓝图的国家,举全国之力构建智慧未来。在年全球智慧城市指数中,新加坡毫无悬念地摘得桂冠⑤!
资料来源:SmartCities—WhatsinitforCitizens,JuniperResearch
在年的国庆演讲中,李显龙总理强调,要“让国人通过科技的力量,过有意义与充实的生活,并让所有国人获得令人激动的机会”。如今的新加坡,在生态宜居、富有国际活力之余,还闪耀着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智慧之光;如今的新加坡,不仅有让人赞赏的全Wi-Fi覆盖和智能化服务,而且还提供着未来学校、智慧交通等前沿生活,甚至拥有“人生时刻”(momentsoflife)的数字化体验——让孩子的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工作……生命中重要的“第一次”都加上“智慧”的喜悦。
回顾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这样一座宜居、有活力而又充满“智慧”的城市,怎能不具有全球吸引力?这样与时俱进、拥有规划远见的城市,又怎能不持久地立于国际化潮头,让世界望尘莫及呢?
3.长久留人的国际远见:从流量逻辑到用户逻辑,打造新时代生活方式聚集地
由于本国人口稀少,新加坡一直注重引进国际精英人才。但引人容易、留住难。以前的新加坡,更多的是通过秀与别人的“不一样”来刺激眼球搏出位——不一样的特点、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景点,实际上是一种以引人为主的“流量逻辑”。但是在以人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可不只是一时的热闹,如何让国际精英心甘情愿地留下来成家立业、长久生活才是发展的关键。于是,新加坡再次转身,从城市营销到生活打造上,都开始转向以留人为主的“用户逻辑”,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