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高颜值学霸任985高校博导,学生纷
文
菊小医话育儿,原创好文,欢迎转发分享。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十多年前,“90后就是垮掉的一代”诸如此类的言论不绝于耳。但如今,作为一名85后,我却不得不承认现在的90后、00后同样是人才辈出,他们不输于任何一个年代的前辈。
不容置疑,80后已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但你可知90后们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他们如今已成为学术圈的生力军,甚至95后都开始活跃在学术圈了。
最近,看到一则有关95后青年学者的报道,我顿时有些感动,也有些惭愧。
这位青年学者就是目前在重庆大学任博导的冯磊老师,他年4月出生,于年1月以弘深青年学者人才引进的方式入职重大。想想自己25岁时还在读研,而人家已经提前博士毕业,甚至已经被评为正高级教授,并当上了博士生导师,这让我情何以堪!
即便他已经如此优秀,评论区却依然有不少人质疑,简直柠檬精附体了吧。
网友:这么牛清华北大华五怎么不要你?网友:这种但凡从国外回来就直接博导的做法,会继续拖延国家科技进步一百年。网友:要么是真才实学的人才,要么是个冒名顶替的骗子。论文造假的事还少吗?网友:是不是长得帅了点?
拜托,重大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重大也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大学、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还有,你可知道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论文的评审有多严格吗?果真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严肃点说,诽谤别人可是犯罪。
甚至,还有人说冯磊长得帅了点,难道学术型人才一定是丑男、丑女?这类想法也太毁三观了。
冯老师除了年龄不能跟你我“相提并论”,他哪一样不是让你我直接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虽然年纪轻轻,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在大好青春年华就走上国际学术舞台。
据重大计算机学院7月消息,冯磊撰写的论文PointwiseBinaryClassificationwithPairwiseConfidenceComparisons在第38届国际机器学习会议The3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CCFA类)上发表。
估计你听了还是没什么感觉,发个论文有什么了不起?这个会议论文可不简单,它可是机器学习领域公认的顶级国际学术会议,它就是权威。
更重要的是,这篇论文也是重大计算机学院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成果,至此实现0的突破。而且,冯磊在其中既是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而合作者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先进智能研究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洲昆士兰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等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
要知道一般学术论文中,通讯作者都是大佬,往往代表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冯磊的实力不言自明。
而且,大佬果然是大佬,他可不止这篇顶尖级学术论文。近3年,他其实已经有10多篇论文发表于ICML、NeurIPS、KDD、CVPR、AAAI、IJCAI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中科院一区期刊,而且也都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的。
那么,他为什么可以这么牛?我想这多半源于他受到的高层次教育以及个人的努力和机遇了。
这位年轻有为的冯教授本科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之后去新加坡留学,直博世界名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重要是的,冯磊博士毕业时,是以优秀论文二等奖的好成绩提前毕业的。
其实,我对这所大学只是略有耳闻,后来通过认真了解后才发现,原来这所大学非常了不起。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非历史悠久的世界名校,而是一所年轻的研究型大学,而且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轻的大学,没有之一。
这所大学虽然年轻,但实力却不容小觑。根据年教育组织QS(QuacquarelliSymonds)的权威世界排名显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排名世界第13位,亚洲排名第2位。在如此优秀的大学,提前博士毕业是什么概念?我不说,你也能想象得到吧。
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仅是以优秀的论文提前博士毕业,而且在读博期间也已经崭露头角,担任了人工智能国际联合会议(IJCAI)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和国际机器学习会议(ICML)专家审稿人。
然而,如此优秀的一个人却没有选择毕业后留在新加坡工作,而是选择回国回到家乡重庆工作。要知道,新加坡的IT行业相当发达,这就是冯磊去新加坡留学后人生便迅速开挂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在决定回国前也曾面临艰难选择。
如今在重大计算机学院任博导的冯磊,或许已经成为吸引优质青年学生的“金字招牌”。这不,在重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