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ldquo老年吃货rdqu

新加坡建成了一座自助式老年人活动中心

它就是由DPArchitects公司设计的——

GoodLife!Makan

一家以吃为主题的老年人活动中心

GoodLife是个公益组织,

Makan在马来语是“吃”的意思,

它的初衷就是服务社区里的独居老人。

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把独居老人跟美食联系到一起?

很多社工都说过,

独居老人的真正核心问题在于“社会隔离”(SocialIsolation)。

除了那些无法自理生活的老人,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通过各种方式——

延续和鼓励老人的社区性和自主性。

老人有丰富的烹饪经验,

又爱逛传统市场,

设计团队就想以“吃的名义”把老人聚到一起。

GoodLifeMakan的东侧就是几个菜市场,

又为了避免上下楼的困难,最终选择改造组屋52MarineTerrace的底层。

活动中心的前后都是宽阔的停车场,方便车辆的接送。

建筑前后打通,空气流通,前广场还有一块完整的绿地,让这里充满生机。

天气好的时候,老人可以搬到户外去晒太阳。

开放性厨房就是里面最重要的功能。

油烟机、洗水槽、操作台都设计得非常宽敞,还用鲜亮的红色作为分区,就连地面都印上好看的标识。

社区里独居的老人一起来做饭:有人洗菜摘菜,有人炒菜煮饭,至少还可以在饭后洗碗。

做饭,才是每个老人都能参与的事情。

一个老人只要制作一道拿手菜,就可以凑出一桌丰盛的美味。

就连以前从不做饭的老头子都被迫学习做菜,因为他不想做个“白吃”!

有了这样的“社区厨房”,老人既是义工,也是食客,时间久了也可以建立感情和社区互助的关系。

在这里,他们比年轻人更懂什么叫“分享的快乐”。

当午餐结束,这些餐桌就成了休息区。

老人可以闲聊、喝茶,如果不想被打扰,还有更私密更安静的阅读空间。

不同的区域用醒目的颜色标记出来,

瓶瓶罐罐组成了有趣的肌理,

一点看不出这是为老人设计的空间。

设计的关怀还体现在明显的标识设计。

新加坡当地有大量的移民,英语、马来语、汉语都混杂使用。

通过用图像代替文字,不同种族、语言、文化程度的老年人都能无障碍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Makan就是一个大家庭。

有一位老爷子说:妻子在年因为脑癌去世,他觉得天塌了;但他来到了这里,重新找到了好好活下去的动力。

这里是他打发时间,忘掉痛苦的地方。

MDM也是一个80多岁的马来老妇人。

她没有子女,在丈夫去世后曾寄住在远方亲戚家,

但最后还是选择回来开始独居生活。

她手里抱着一本泛黄的马来食谱,

到这里她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因为独创的理念,它获得了年新加坡建筑协会评出的“最佳改造和加建建筑”、“万以下新币(约万人民币)最佳建筑”两项大奖。

以社交的名义,设计师可以有很多创新,来改善社会问题。

比起身体上,我们常常忽视老人的心理健康,

他们想要的其实很简单:

一个不被歧视、隔离、可以交流的地方。

来源:AssBook设计食堂

免责声明:素材源于网络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END

—往期回顾—养老这事,你迟早得面对不是?

新加坡、荷兰、美国、中国优秀养老项目镜鉴行人安全气囊来了,穿在身上,发生碰撞气囊瞬间膨胀国常会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此外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分享收藏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