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和欧洲疫情难以遏制从一开始他们

欧美国家防疫失败是因为“大意”?

每一个学医的人都应该知道防治传染病的基本三原则,即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但如果问所有医生哪一个原则最重要,这个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从SARS和新冠肺炎之后我们中国的经验就是切断传播途径是最重要且最有效的,而欧美国家则认为保护易感人群是最重要且最省力的,这就决定了中国与西方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不同的防疫策略。

在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日本和新加坡也成为了当时的“重灾区”,但日本和新加坡采用了与中国不同的防疫方法。日本采取的“鸵鸟式”防疫策略是现在西方国家采用的主流,因为日本的卫生官员在评估新冠肺炎时采用了SARS和MERS时期的策略,即以优质的医疗手段保护易感人群并治愈被感染的个体,这样发现一个消灭一个,直至疫情被扑灭为止。

这种做法在当时无可厚非,日本人的自信心来源于他们在过去长达一个世纪里医学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快速消灭过SARS和MERS等冠状病毒疫情的经验。而其他西方国家也与日本一样自信,因为在中国爆发SARS时这些国家的专家给过中国很多援助、经验和建议,所以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爆发是医疗水平不行。

钻石公主号是一个转折点

那一段时间里,日本政府为了保证东京奥运会能够顺利召开,增强了对病例的行程监控而减少了对疑似病例的检测数量,所以日本确诊人数一直很少。更让西方感到放心的是新加坡的防疫模式,在一开始新加坡也采用了最严格的防疫政策,且政府给每家每户发放口罩和消毒液进行防护。

但很快新加坡发现防疫物资根本不够用,于是新加坡转换策略要求普通人不要使用口罩,而将医院医护人员和确诊患者身上,同时新加坡控制外来人口阻断疫情境外输入,新加坡的疫情很快就被控制住了。西方国家看到新加坡的例子就更加认同自己先前的观念,并认为中国光隔离而“不治病”是徒劳且不人道的,便纷纷撤侨切断与中国之间的往来等着看戏。

然而正是这种想法害死了这些西方国家,按照新加坡模式的评估,他们原本的医疗资源是绝对够用的,当政客们向专家咨询时自然就不会得到小心防备的建议。这些人更加不会想过新加坡防疫成功的原因:

第一个是因为新加坡政府的行政效率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所有的政策都可以被又快又好地执行,这对防疫非常重要,而西方民主制度办事拖拉已成习惯,发生疫情的应对速度根本不可能与新加坡相比;

第二个是新加坡仅仅是一个城市国家,国土面积小好管理,而西方国家远比新加坡大得多,根本不可能采用同样的管理方式。

疫情爆发后隔离仍然不是优先选项

西方大部分国家经济以消费为主,像美国消费占到经济的7成,这样的经济模式导致人们不爱储蓄或者根本没钱储蓄。一旦这个时候使用中国的封城防疫,之前没有任何准备的西方国家就得趴窝,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之前死活都不愿意封城的首要原因。

西方国家白白浪费了中国通过巨大牺牲所换来2个月的宝贵时间,到火烧眉毛的时候才想起来准备物资为时已晚。由于各国的封锁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被切断,即便是有钱也买不到医疗物资,只能指望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产能早日恢复。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口罩工厂产能仅仅恢复到原有水平(日产万片)的76%,只不过有了其他工厂的加入才暂时提高到了日产1亿片,这种非正常产能是不可持续的。即使是中国一直能维持这个产能也根本来不及,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目前全世界缺少口罩数量是34亿片,全世界加在一起的产能也得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做出来这些口罩,这还是仅仅是理论值,不要忘了运输和分配还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没有物资储备又没有口罩,西方国家的封城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更达不到中国那样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专家一给世卫组织打电话就诉苦做不到封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牺牲成为痛苦的最后抉择

目前欧洲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已经开始选择性治疗,那些康复可能性低的老人成为了被首先牺牲的对象;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公开喊话,让德国人做好6~7成人被感染的准备;英国和瑞典已经“放弃抵抗”,英国打算让更多的人感染病毒,让绝大部分人对病毒产生抗体从而达到“群体免疫”,瑞典的想法是类似的,他们要把绝大部分的资源集中在医护人员和重症患者身上,对无症状和轻症患者的确诊已经“毫无意义”。

意大利有超过2成人口是这样的老人

这些国家的说法和做法在普通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但却是这时候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是一场拿成千上万生命做赌注的赌博,在一年后的新冠肺炎疫苗出现之前,欧洲各国政府赌新冠病毒的真实死亡率不会超过现在的3%,且在天气转暖和药物干预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死亡率。

对于欧洲的这一选择我们也只能深表遗憾,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这是除了隔离之外的另一种可用的但极度危险的选择。我们衷心地希望人类的免疫能力如同欧洲出这个主意的科学家所设想的那样足够强韧,但如果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个人建议国家是时候学习美国那样对欧洲采取隔离封锁政策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4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