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威胁拉美别和中国做生意,可有人听
拉美贫民窟(图源:视觉中国)
继美国副总统彭斯喊话拉美之后,近日美国务卿蓬佩奧也访问拉美多国,告诫巴拿马等拉美国家别跟中国做生意,当心中国的“掠夺性经济活动”。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认为,中国在拉美的存在令仍抱有“门罗主义”情结的美国不安,但美国却没有财力和意愿取代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和贸易,蓬佩奥的喊话显得无力。
拉美经济社会问题凸显
对于大部分拉美国家来说,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是经济衰退。据新华社报道,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经济政策调整滞后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拉美经济在年和年出现衰退。巴西、阿根廷等国更是陷入深度调整,从拉动增长的“火车头”成为地区经济的“减速器”。经过两年的调整和改革,拉美经济摆脱了衰退困境。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年底公布报告称,拉美经济当年增长率将达到1.3%,年增长率将达到2.2%。
尽管如此,拉美经济仍然面临着严重的脆弱性。国际金融机构和经济学家警告说,拉美经济在复苏进程中面临着美联储加息周期冲击、多国政府更迭、财政赤字攀升和贫困人口增加等多重挑战。只有稳妥应对,拉美经济才有望迎来一轮长周期增长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反弹。
伴随着经济衰退而来的是社会不平等问题。“在这片地区,最富裕的20%人口赚取了54%的财富,而最贫穷的20%人口只拥有4%的财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早于年这样描述拉美国家的经济社会困境,显著的贫富差距依旧困扰着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目前拥有约6.2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5%。而据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委员会年统计显示,该地区共有1.65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其中约万人属于极端贫困人口。
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曾于年表示,作为目前唯一涵盖所有33个拉美和加勒比独立国家的地区组织,拉共体的紧要任务是加强内部团结,尽快就年至年的地区发展计划达成共识,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和不平等。拉共体成员国首脑普遍认为,深化社会政策以根除不平等和贫困现象是当务之急,也是各国欲携手走出经济危机的根本目的。
对美国深度不信任感
为了提振经济,拉美国家于几年前开始自救。过去20多年,拉美受到了由“华盛顿共识”主导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在“华盛顿共识”政策下,市场完全开放,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当时这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佳之路。但在实施“华盛顿共识”经济政策期间,拉美经济增长仅有2.4%。
除此之外,特朗普总统对墨西哥以及拉美裔移民表现出的不友好,也让拉美邻国对美国的信任感都跌入低谷。BBC在纽约的记者利萨迪报道特朗普一年任内给拉美带来了猜忌和冷漠时举例说,特朗普把中美和加勒比海国家称作“穷山恶水”,还有特朗普决定取消保护令,遣返在美的大批拉美移民。在贸易政策上,特朗普废除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威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另外,特朗普还坚持在美墨边界修墙。他把墨西哥说成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无论任何时候,美国高高在上地指点拉美国家如何实施外交政策都是弄巧成拙,”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非驻会研究员陈懋修(MattFerchen)曾这样评论拉美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盖图罗·瓦格斯基金会的国际关系教授奥利弗·斯廷克尔则称,在拉美国家眼中,美国政府不是个可靠的伙伴。
基于需要的理性选择
与此同时,拉美国家选择中国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0年,拉丁美洲在经济发展上向发达国家靠拢,应对国内经济衰退和不平等等经济社会问题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一方面反映了外部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拉美内部环境由于关键社会挑战而存在脆弱性。中国带动拉美发展相对来说时间还不久,但是却是推动拉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其带来挑战与机遇。因此,拉美寻求中国作为其经济和社会合作伙伴是基于需要的理性选择结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长孙岩峰认为,中国在拉美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构想实实在在地帮助刺激了拉美经济。贸易方面,拉美成为中国外贸增长最快地区。年中拉贸易额达.5亿美元,同比增长18.8%。贸易结构由初级产品、纺织品向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投资领域看,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已从传统的能矿、基础设施等逐步向金融、农业、制造业、信息产业、服务业、电子商务、航空运输拓展。此外,“一带一路”所提倡的产能合作、创新发展与拉美自身的发展规划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可作为中拉双方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沟通的平台,促进产业和贸易政策的协调和对接;另一方面可推动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电信、网络服务业与拉美农业开发、食品加工等各自优势产业加快技术转让,实现优势互补,助力拉美经济转型和产业链升级步伐。
孙岩峰表示,在理论构想层面,中国高层发声表明中国将拉美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决心,为中拉双方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年5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阿根廷总统马克里时强调指出,“拉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中方愿同拉美加强合作,包括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实现中拉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共同发展,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同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同首次访华的巴拿马总统巴雷拉会见时,再次强调拉美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确立了拉美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年9月、年1月,王毅外长先后表示,“一带一路已成当前中拉合作新抓手”,“愿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新契机,实现中拉跨越大洋的牵手”。
加深中拉合作符合拉美国家的意愿。随着拉美被证实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政策绿灯”和“绿色通道”被打开,不少拉美国家表达了强烈的参与意愿,这些国家包括墨西哥、智利、秘鲁、阿根廷、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和巴西。位于里约热内卢的布拉尔皇家基金会商学院策略教授保罗·维森特曾表示:“拉丁美洲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而与此同时,中国的能力越来越强。”秘鲁经济学家路易斯·巴斯克斯也表示,对于拉美国家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改善包括秘鲁在内的拉美国家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交通设施状况糟糕的局面,从而有效促进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海外网-中国论坛网刘思悦)
(综合联合早报、BBC等相关报道)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更多中国理论权威解读,尽在海外网—中国论坛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