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的2个焦点问题是否有真才实学职业生
文|冷丝
栏目|教育杂谈
有人说,自从华为在内部交流中揭开陈春花的相关问题后,围绕她的系列讨论迅速成为公众话题。
表面上看似乎是从“学术神坛”盟主的宝座跌落,实则并非如此。
冷丝更倾向于这么样的说法:陈春花被打回原形。
陈春花的“原形”就是——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一名以讲课、演讲为重要特点的普通教授。
冷丝先摆出一家之言的结论,然后再来仔细阐明个人观点。陈春花有“真才”,但并无“实学”,职业生涯不会被中断,除非她自己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和职位,过上全隐居或者半隐居的生活。
冷丝之所以围绕陈春花反复讨论个人的浅见,并不是为了蹭热度,更不是为了蹭流量,也不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陈春花个人,如同华为的“初心”,完全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需要在公开场合大声音讨论“真才实学”,检讨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的诸多问题。
作为南方人的陈春花年出生于东北,18岁时,也就是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属于典型的工科生。陈春花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蹊跷的是,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为“马哲”。
不过,从后来的发展看,陈春花确实是有才华的,她不仅胜任高校教师这个职位,还在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个时期正处于我国本科招生扩招时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有限,她能够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说明本人有眼光,,最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规划,也有才华。
参加工作后的15年,陈春花完成了自己学科、专业的完全转向,这应当归功于她本人对工商管理领域的爱好兴趣,以及刻苦钻研,公众不能否认这一点。
自年到年,陈春花再一次华丽上升,实现了质的飞越——获得了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水货博士学位(当年是合法的,现在是不被承认的)以及博士后研究资历。
这一阶段,陈春花主要得益于我国2所顶级高校——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以及知名教授的鼎力相助。
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这么一点:陈春花本人还是异常勤奋的,她花了5年的时间在工商管理学领域有了更多的积累,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最为重要的是,她拿到了其他人难以拿到的博士和博士后资历,还有一批该领域大佬级人物的襄助,这是陈春花重要的“靠山”,也是她后面获取更多更大资源的保障和通行证。
因为有了上面两个重要阶段的积累,陈春花被有雄心壮志的资本大佬看中(冷丝这里所指的“资本”并无贬义),一路包装和发展下来,她顺利进入我国最高学府任教授,而且还任职研究院院长——这也是我国工商管理领域的“神坛盟主宝座”了。
陈春花的才华还体现在有个人魅力:她有领导管理才能,为人谦逊,乐善好施,从不与人为敌,能够将最高学府研究院一大帮教授、博士、博后管理得服服贴贴。据说,如果换一个主事的人,还真不行,唯有陈春花能够做到这样。我们了解到这一点,也就能够理解,学界和高等教育界几乎没有人站出来批评她,几所顶尖级高校至今也未对她的相关事情做任何的回应。
为何说陈春花仅有“真才”而无“实学”呢?
实际上,这样的评价尽管为时过早,但至少在现在是能够说通的。工商管理学本来就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如果要树立范本,陈春花无疑是最好的例证。当然,我们不就此说,管理学科没有高深的学问,没有真学问!这就要看这个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今后怎么做了?
冷丝不是研究工商管理学科的专家,难以对陈春花的相关研究作出中肯的评价,但是,曾经花了一些时间翻看过她的著作,也在网络上搜索过她的学术演讲视频,仅就直观来讲,学术含量真的不多。
回到陈春花本人身上,她的职业生涯并没有被中断,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她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也没有得到任何单位的违纪违法处理。从一个公民应有的权益角度看,陈春花完全可以继续在自己创始的单位或者其他高校、研究院工作,只是再进入顶尖级高校难度很大。
冷丝对陈春花教授并没有什么不满,实际上对与她关系紧密的几所顶级高校非常不满——也许是不敢面对,至今未有高校作出任何的回应。
如果要询问冷丝个人的观点,本人的意见是这样的:现年58岁的陈春花教授还处于学术研究的黄金年龄阶段,经济上早就实现完全独立自由的她还有大把的时间学习、研究,她可以静下心,一门心思地扎进前沿理论、研究资料、企业样本,做一个真正的普通教授。
只是曾经无限风光的陈春花能耐得住做学问的寂寞吗?
她还能甘心坐冷板凳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