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云高考进行中考试怎么考考后怎么
今日疫情播报.3.4北京新增3例确诊病例北京市卫健委发布消息,3月3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2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伊朗输入病例,1例为意大利输入病例),1例为我市本地病例,均已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报告新增疑似病例11例、密切接触者61人。治愈出院患者6例,分医院出院。其中有3名男性,3名女性,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60岁。今年,是北京新高考元年。与以往的现场模拟考不同,从昨天(3月3日)开始,5万余名北京考生首次尝试居家“云”开考。今年高考考试科目与往年相比有很大变化,而且由于每个考生选考的等级考试科目不同,会有不同的考试日程。根据已公布的考试时间,前两天是统一高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考试;后两天是“6选3”选考科目,即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择3门科目进行考试,不分文理科。“云”考试怎么考?带你一分钟探访“云”考场01:03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通过这场“不见面的考试”,更希望考生熟悉试题结构和考试流程,了解本人各科目的大致水平和复习状况。测试成绩不具备参考意义,测试成绩和排名与6月份高考成绩和排名没有关联性。既然测试成绩本身不具备参考意义,适应性测试的意义在哪里?对后续复习备考有哪些重要启示?北京多位名师给考生和家长划重点。名师点题1:把它当作高考的演练高传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目前,老师应该指导考生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思想上的准备。今年高考在科目、时间、内容、招生方式、志愿填报等都有很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前进行全部流程的综合演练是必要的。虽然这只是一次高考适应性测试,但只有把它当作高考一样对待,才能更好地积累考试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新高考,为决胜高考奠定良好基础。复习上的准备。要坚信一点,高考无论怎么变化,做好复习都是第一位的。鉴于新高考的命题趋向,我认为除去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准备外,也要加强情境探究、生活应用等方面的训练和准备。考试上的准备。由于受疫情影响,本次测试采取学生居家分散考试的方式,这就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所在中学具体安排,布置好考试环境,以保证测试能在相对独立和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进行,并按统一的时间要求进行答题。由于本次测试重在使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及试卷结构,因此即使在家答题也要做好准备,并严格按流程操作。心态上的准备。决定一个人成绩的因素,除去知识、能力外,还有心态。某种意义上,心态更为关键。因此,考前做好心态的调整与准备非常重要。复习建议本次高考适应性测试的功能定位很明确,就是通过测试让学生做到“熟悉”和“适应”。学生要努力通过本次测试,发现其与以往考试的变化与不同在哪里,比如考试科目的变化、试题结构的变化、考试流程的变化等等,然后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自己的复习思路和应对策略。要以本次测试为指向,按照老师的具体布置和规划,进行以高考为目标的阶段复习,对于基础知识和核心素养继续深度挖掘,既做到复习的全面性,也做到复习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名师点题2:及时把握题型、考分变化李宗录北京市第八中学地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从命题理念上看,今年北京市的新高考是在新课标正式颁布之后举行的,除肩负促进教改的重任外,还负有践行新课标的重任。从考试时间上看,在文科综合考试中,地理、历史和政治每科分,组成一张试卷,在分钟内完成,留给每科的时间平均只有50分钟;改革后,地理成为单科选考科目,考试的时间延长为90分钟,时间明显延长了。从考试内容上看,文科综合考试中,地理有11道选择题,一道地理综合题外加一道文科综合题,共计6问左右的问答题;单科考试后,地理综合题可能会增至5道大题,每道大题都可能维持在3小问左右,内容无疑增多了。从试题命制上看,在年的地理单科适应性考试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比如出现了地理绘图的内容,强化了地理实践能力的考查等;而且在综合题的命制中,试题情景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区域图,而是出现了以要素为主题的专题地图,增加了真实、复杂、开放问题的设计。除此以外,本次适应性考试对于试卷的难易程度、答案的赋分情况、等级分的换算等,都会是最接近实战的一次演练。复习建议高三的复习已经进入到最为关键的阶段。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出自己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尽快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推进复习。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呢?常规的做法有两条:一是通过类似于思维导图的方式,寻找知识点的漏洞、打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打好扎实的学科基础;二是通过对错题的分析、归纳和整理,寻找自己在能力点上的漏洞,完善自己的能力、技能体系,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实战能力。名师点题3:提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郭井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首先是熟悉试题结构和考试流程。尤其要熟悉试题结构,今年高考回归到历史学科单科考试,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比例,选择题从哪些角度命题,考查载体设置了怎样的情境;非选择题是大主题下分小问,还是素养下一材料一问,每个材料如何聚焦考查某一素养等,都是未来测试方向性指标,而方向有时比努力更重要,一定通过这次预测试,深刻加以体会。其次是了解本人现阶段的大致水平。考试本是教学的最终环节,不要忧心于得失,要通过此次考试认清自己的学习水平,哪些题自己掌握得很扎实,哪些题是自己的弱项和缺陷,然后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地进入下一步复习。复习建议首先,
上一篇文章: 官宣阿根廷3大神锋登陆欧洲,斯帅不看好 下一篇文章: 今夜明晨中国双姝隔网对战美国双森,力争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