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北京冬奥精神开启航空运输新篇章

文/梁楠(中国民用航空局)

北京冬奥会是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背景下成功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新时代促进国际社会团结、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大主场外交盛事。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复杂的外部环境,民航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筹办举办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保障能力,积极推进政策协同、业务整合,形成了领导有力、思想统一、目标一致、执行坚决的工作格局,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航空运输保障任务,彰显了民航担当,贡献了民航智慧,展现了民航力量。

航空运输保障工作为北京冬奥盛会奠定坚实基础。从年10月24日民航保障第一批冬奥会场地认证专家入境开始,至年3月24日保障最后一批涉奥人员顺利出境,民航冬奥航空运输保障工作持续17个月,共保障人次的涉奥人员顺利抵离,实现了全部境外涉奥人员“好来快走”的既定目标。在此期间,民航一方面通过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协同联动,打赢了冬奥会“外防输入”的国门疫情防控总体战;另一方面,积极应对外部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疫情冲击影响,实现了“安全零事件、运行零失误、服务零投诉、员工零感染”的总体保障要求,坚决守住了运行安全和疫情防控两条底线,圆满完成了航空运输保障任务,为北京冬奥会成功如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空运输保障工作为北京冬奥精神提供生动实践。民航始终将冬奥航空运输保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组织动员了20家中外航空公司在赛时稳定运营伊斯坦布尔、东京、巴黎和新加坡等20个航空枢纽城市往返北京的涉奥航班,实现了涉奥人员如期、安全、有序抵离;果断决策将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全部用于冬奥离境高峰保障,极大地释放值机、安检、行李分拣等关键资源,以最大决心、最大努力确保了北京冬奥会圆满收官;坚持底线思维,围绕涉奥航班备降、取消和长时间延误以及闭环内涉奥人员“破环”等风险,持续构建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安全运行万无一失;一体化推进科技冬奥和智慧民航建设,抵离信息系统、值机柜台前移、行李全流程跟踪、无障碍环境提升等一批科技、人文项目,助力民航冬奥服务保障品质显著提升。民航人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在每一架飞机保障中、在面对每一位冬奥旅客时,以专业保障、安全运行和优质服务生动而深刻地诠释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冬奥精神。

航空运输保障工作为民航行业共克时艰树立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经验,体现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主动防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办赛和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相结合。在航空运输保障中,在民航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行业秉持“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理念,建立了高效的指挥保障机制、协同运行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在应对疫情防控、安全运行、特情处置等各种风险挑战中形成了有效的制度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坚定了冬奥会必将如期举办、航空保障必将圆满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当前,民航面临着安全运行、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发展三重压力叠加的局面,我们在做好冬奥会航空运输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弘扬冬奥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再创新的业绩。

让我们坚定信心,一起向未来!(本文刊登于《中国民用航空》杂志年第6期)

本文所有照片均由《中国民航报》提供

《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声明

近期有作者反映,误把网上的仿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