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扩展性远胜英文,但为什么在一百多年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39.net/news/a_5468617.html
积贫积弱的年代,凭什么我们做什么,都是错?就在短短的一百多年前,就连汉字,也几乎被废除,中华民族用了几千年的方块字,历经演化,却险些被全盘拉丁化。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当年许多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的共识。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曾经呼吁:尽改象形文字为谐声。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也发文说:汉字……尽可直接地改用拉丁字母了。鲁迅先生甚至言道: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钱玄同先生则高呼:汉字革命,改用拼音,是绝对可能的事。拼音文字真的比方块汉字更优秀吗?或者,只是一方水土各有所长吧?有人说,英文入门更容易,更便于扫盲,而且表达意思也更精确。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汉字在“扩展性”上,却大大优于英文。英文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单词,对新生事物,要通过造新词,才能充分描述。据学者统计,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总词汇量大约为14万左右。四百多年后的今天,英语,包含各学科的术语,加上俚语方言,总词汇量已经达到万以上。莎士比亚穿越过来,几乎可以说,就是半文盲。目前已知最长的单词,有可能是: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一共45个字母,中文即“矽肺病”的意思。汉字则不同,即使文明大爆炸,也不太需要造新字,只要把原有的字,组合一下即可。据学者统计,北宋时期,汉字大概3万多个,一千年后的今天,也不过8万多个。然鹅——即使从商周到现在,使用最频繁的核心字,其实也就是几百个。有这几百个字,日常的基本生活应该没问题。《现代汉字常用词表》中,一共列出个汉字,如果你全部拿下,那就算是“知识分子”了,看各个学科的学术文献,即使不理解,但比着念一遍,应该没问题,很多地方,仅仅看字面意义,大概其,也能猜出个四五六来。与之对比的是,现代普通英国人的词汇量,大概能达到4万左右,这点就连莎士比亚也望尘莫及,但即便如此,要想跨学科交流,还必须要掌握大量专业词汇,才有可能。比如,生物学家说起一种叫做“Parastratiosphe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3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