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美博弈之下,马来西亚为何能独善其

白癜风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zd/141119/4520144.html

民智观点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重创世界经济,在世界多数地区仍旧饱受疫病流行、经济复苏乏力之苦时,中国与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疫情中守望相助,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其中,马来西亚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

中马建交47年以来,两国高层互动频繁,经贸往来密切,文化交流热络。今后,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马来西亚势必成为疫后“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节点之一,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

鉴于此,民智国际研究院、清华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荣程新智研究院共同举办了《马来西亚对华合作现状与前景》专题研讨会,与相关专家、学者一同探讨在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复苏前景黯淡的今天,马来西亚的对华合作现状如何;作为疫后“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节点之一,中马合作前景又会有怎样的改变等问题。

“未来中马合作应该越来越接地气,这可能是可以让双边关系更长久、更有活力的办法。”

骆永昆

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

中马关系为什么那么多的“第一”?为什么中马关系能够那么好,那么稳定?尤其是在双方还有南海争端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够将争议搁置到一边继续合作?

我反复想了很长时间,最近总结出几点原因:

历史因素

马来西亚的政治结构

领导人的因素

经济因素

华人因素

1历史因素

中马历史其实是很复杂的,但是,马来西亚对华的历史记忆相对是好的。

学者们经常开玩笑称,马来西亚的历史在其本国的史书中鲜有记载,唯一可以找到史书上的东西并在马来西亚人脑子里留下重要印象的,就是所谓的“马六甲王朝”。

说到马六甲,我们总是提到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在马来西亚是很正面的形象,是中马两国友好的民间大使。

这种从马来西亚史籍中形成的关于马六甲与郑和的良好记忆,对推动两国关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反观中越、中印尼、中菲关系,越南总妄称古代中国对其的侵略与殖民,而印尼则偏执地认为元朝大军对其进行军事进攻。

相比之下,中马之间的历史记忆相对是好的,这为后面合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2马来西亚的政治结构

年以前,马来西亚一直是巫统主导政局。此前,马来西亚政治结构虽然是多党政治,甚至是十几个党组成联盟,但是之前的政治局面就是巫统一家独大。

因此,在此背景下,我国如果能与巫统领导人保持密切合作就可以一劳永逸。

同时,马来西亚对外的安全决策机制里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领袖是总理,而总理就是巫统主席。

中国之前跟巫统主席关系十分密切,因为在巫统独大的机制下,巫统主席所在的政党控制国会,因此获得领导人的支持就可以保证不会有来自国会的干扰,也可以得到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支持。

但现在问题的是,政治结构出现了转变。

最大的变化可能还是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在上升。中马关系未来的走向确实是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

在年马哈蒂尔上台前,东海岸铁路就经历了许多波折与动荡,却又在最近恢复原状。政治形势波动的有些方面或许不能被学者预测,甚至也不能被马哈蒂尔自己预测。

举例而言,马哈蒂尔在“喜来登政变”里作茧自缚,而他自己也从未预料到失势的结果。

在马来西亚政治权力逐渐向扁平化、分散化方向发展后,未来各政党的博弈日趋复杂。

3领导人因素

领导人因素在中马合作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年马哈蒂尔在清华演讲中反驳了中国威胁论,将中国称为“机遇”。年马哈蒂尔访问中国以后,中马关系开启了新的篇章。

从巴达维、纳吉布、马哈蒂尔到现在的穆希丁,这些领导人的对华记忆是非常友好的。

举例而言,纳吉布年访问中国时正值中马建交35周年,我们的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将一张纳吉布父亲拉扎克总理与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签署两国建交公报时的照片赠与他。

纳吉布对此一直心存感激,这也奠定了马来西亚对华友好的基调。

年,美国重返东南亚。年7月23日,希拉里在泰国宣布“USisback”,而6月1日纳吉布携其家眷访问中国来了,并对称:“我要让孩子继续学中文。”

马来西亚领导人对华的积极认知保障了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年马哈蒂尔上台以后,大家一直担心中马关系发生变化,但是最终两国关系平稳发展的原因,因为马哈蒂尔对中国的记忆还是正面的。

所以现在马哈蒂尔、穆希丁,这些人对推动中马关系的积极性大家是可以看到的。

最近的一个案例就是希沙姆丁外长在北京跟王毅的交流中以兄弟相称,可见领导人在推动中马关系层面的重要性。

4经济因素

经济与投资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年中马贸易达到了亿美元的利益,巨大的经济动力使得马来西亚领导人坚持与中国在新的产业领域继续合作。

5华人因素

因为华人的参与,中马关系可能在很大程度会变得简单一些。

但学术届在华人因素的讨论上总是持有相对较强的反对意见。

我认为,华人因素至少在推动中马关系上所具有的积极因素还是多于消极因素的。但是这件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华人问题也有很多复杂因素。养老教育与第二家园确实是中马合作新领域,但是中马往后在这样的领域加强合作需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