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入港中文读研究生,我放弃了本专业
我的背景档案
南开大学广播电视GPA:3.5雅思:6.5
录取结果: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文学硕士
申请时间:.12.13
录取时间:.01.24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文化与语言
申请时间:.12.06
录取时间:.02.11
香港城市大学整合营销传播
申请时间:.12.27
录取时间:.01.20
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新媒体
申请时间:.12.27
录取时间:.01.20
金秋九月,现在距离我从香港口岸过关已经1月有余,我也已经在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硕士项目正式上课一周了。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焦虑地等待申请结果,在被称为“最难申请季”的22fall,我最终收获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文化与语言、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传播与新媒体三个offer。
我的本科是某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作为一名传媒专业学生,我相信很多传媒生在硕士专业的选择上都会倾向于传媒类项目,而传媒又是留学申请的卷王专业,所以很多同学在申请传媒的同时也会考虑加申一些社科方向的项目。在这篇分享中,我将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读硕士最终还是为了就业,那该如何从结果导向选择申请的专业呢?
第二,社会学到底学什么,社会学难就业是真的吗?
第三,申请季应该怎样准备,港校会倾向于什么样的学生?项目选择
大二暑假的时候,我在一家广告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实习,这个项目借助数字化信息媒介和互联网平台,通过app让企业直接与用户产生连结,不仅宣传了产品,更传递了品牌的价值理念,拉近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这段实习让我发掘到了自己在产品策划和运营方面的潜力和兴趣,为我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我又先后在BATTMD等三家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产品运营岗位实习,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兴趣,我确定了未来要从事的岗位:互联网产品经理。
熟悉互联网求职情况的同学们都了解,产品经理是互联网所有岗位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岗位之一,首先在学历方面,产品经理的校招会优先倾向硕士学历的候选人;在个人经历方面,想要收获大厂offer,最好有2段互联网产品经理或者运营相关的实习经历。
所以基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我在大三第一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就明确了我对于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需求:第一,继续读研,提升就业竞争力;第二,不想花费太长时间在读书上,早日进入工作环境;第三,尽可能和自己想从事的工作接轨,提升自己的求职技能。
综合考量下来,我就把目标定在了院校实力雄厚、认可度较高且性价比较高的香港、新加坡高校。在专业的选择方面,因为互联网无论是产品经理还是产品运营的岗位都会需要数据分析或用户研究相关的技能,那对于文科生来说,除了新媒体等传媒相关的专业,还有哪些社科专业能满足我的需求?港校的传媒和社科专业那么多,细分下来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传媒/社科申请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靠项目名称定选校。想要了解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某个项目,光看项目叫什么是远远不够的。
在浏览了某留学App、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