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低龄留学凉了,去新加坡读高中火了
中美关系紧张,全球疫情又一时半会儿得不到完全控制,出于安全考虑,越来越多留学家庭把目光收回到亚洲国家。
其中,华人占比74.2%、官方语言为英语的新加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现在家长圈里,除了英美常规国家之外,都会考虑一下新加坡,尤其是在低龄阶段。”一位留学生家长Betty分享说,她的孩子从新加坡UWC毕业后,目前在美国某Top30大学读大一。
△目前,新加坡共有4万多名中国留学生,与德国接近。而从年新东方《中国留学白皮书》来看,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越来越成为中国学生的“首选留学目的国”。
说到原因,她主要还是看中新加坡的英语环境、安全性,以及UWC的多元化氛围。当然,还有几乎“霸榜”的升学成绩:
年,全球IB成绩最佳学校TOP50,新加坡英华自主中学(Anglo-ChineseSchool)位居全球第一,该校年IB均分为41.5分(总分45),77%的学生拿到40分以上,简直要逆天(爸爸真棒也写过从英华自主到顶尖文理学院的学生故事)。
每年藤校放榜季,那些被“哈耶普斯麻”录取的中国籍学生中,“坡党”占比越来越高。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录取美国顶尖名校的新加坡高中学生来自以下几个学校??
但与此同时,新加坡教育也颇为鸡血,甚至传闻比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让一批追求素质教育的家长打了退堂鼓,害怕只是让孩子“换个国家补习和刷题”。
要知道,新加坡是出了名的“怕输”(kiasu),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各式各样的补习班也就见怪不挂了。甚至,在申请中,大多数新加坡学生的留学选校名单不会低于美国Top30、英国G5。
△新加坡还为“Kiasu”创造了一套从A到Z的“怕输哲学宝典”
那么,真实的新加坡留学体验是什么样的?真如传说中那么”鸡血“与“高压”吗?还是说,确实是国际化教育升学的一条捷径呢?
“爸爸真棒”和三位曾经或正在新加坡读书的留学生们聊了聊,他们是:
Jerry:毕业于新加坡华侨中学,目前拿到英国剑桥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等offer;
Lucy:新加坡的UWC10年级在读,之前在国内和美国都有求学经历;
Iris:分别在新加坡英华国际和UWC就读两年,目前是美国埃默里大学大一学生。
在学生们的描述中,一个真实而全面的新加坡留学环境完整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01。
新加坡教育“鸡血”?
他却觉得学校有点儿水
说起新加坡教育,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鸡血”与“竞争”(戳:亚洲第一的新加坡教育地震了)。
甚至,新加坡学生的“鸡血”程度相比中国学生绝对是有过之无不及的。进入一所名牌大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要从娃娃抓起的。
下图中是新加坡教育局发布的报告,紫线是小学总人数,蓝线是初中人数,已经筛掉约10万名学生了,到了高中人数直接暴跌4倍。
可以说,被我们成为千匹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新加坡学生们在初中就体验过了。
学生们挤破了头才能从O-level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初院,剩下的学生就只能读相当于国内中专的“理工学院”了。从新加坡教育局年发布的年度总结来看,17万初中生中能顺利进入初院或者大学预科的的只有区区3万人,不到五分之一。
△图为新加坡教育系统
所以,新加坡的爸妈们从幼儿园起就操碎了心,学区房、补习班、兴趣班、拼爹拼娘,一样也不落下。
孩子们从小在高强度的竞争中夹缝求生,也磨练出了坚强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继承了亚洲教育的“传统美德”。
那么,在新加坡的留学生也会有同样的感触吗?
Jerry是在初三毕业后通过SM1计划(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计划)赴新加坡华侨中学留学的,在这之前,他一直在体制内读书。
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体制内的“理工男”,在新加坡的纯英语环境下学习和生活,Jerry也几乎没有不适应,或感觉压力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Jerry还会觉得“学校有点儿水”。
关于新加坡教学水平与学业压力,在他看来,国内初中的理科的水平其实比新加坡高不少,很多中国学生学起来感觉很轻松。
“我们文科班的同学每天中午12点就没课了,理科班虽然课多一点,但对我来说,上课几乎不怎么需要听,可以学习自己想学习的东西,也很好。”Jerry说。
△华中宿舍的傍晚这倒是和大家印象中“鸡血”的新加坡教育差别有点大。不过,Jerry也表示,这主要和个人情况以及课程的选择有关。
关于新加坡留学的学业压力,目前在UWC东南亚(UWCSEA)读十年级的Lucy有着不一样的体悟,“有人说觉得作业多到每天晚上都得熬夜,也有人说这是他们上过最轻松的一所学校,很可惜,我并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
△Lucy和朋友们
在她看来,虽然身边也有好朋友每次都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立马写完,并没有那么自律的她也会在学习负担过大的时候感到崩溃。
不过,关于学校内的竞争感(或者说PeerPressure),两位同学都表示几乎没有。
“我们学校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的情况出现,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是大部分人都比较水,但是总的效果是校园非常团结和谐。就好比参加竞赛,愿意去的人都没多少,选拔可能都用不上选拔。”Jerry说。
Lucy也非常赞同:“UWC的校内竞争其实并不是很强,因为学校立志于把所有人都培养成不同的样子,没有什么比较,没有考试排名。”
下面是Lucy一天的作息时间:
7:00:起床,化个妆,把熟睡的室友叫醒,收拾好书包准备下楼。
7:30:和其他宿舍楼的好朋友一起吃早饭。8:00:去学校图书馆找走读的同学们,然后一起去上课。10:00:第一节课结束,课间去咖啡厅买个蛋糕,然后去图书馆打印下节课要演讲的东西。12:45:去社团开会,讨论一下最近资助的小朋友的状况,然后吃个午饭去合唱团排练。1:45:午休结束,去上下午的课。3:00:放学,我一般会出学校买杯奶茶,或者在宿舍里做点吃的。5:00:自习时间,这个时间可以做作业,或者读书。6:30:自习结束,去吃晚餐。7:00:写完作业去健身房,练舞健身。8:00:和朋友出学校去买甜品和零食,回来之后一起看电影。10:00:回房间,这个时间已经收手机和电脑啦。和室友一起做夜宵,聊天。11:00:洗澡准备睡觉。11:30:zzzzzzz02。
被誉为“牛剑摇篮”的“坡高”
未必是最佳美本通道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小留学生在新加坡读高中,并且申请到了非常好的美国大学。那么,从“坡高”到美本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呢?
对于该路径,经历过申请季的Jerry是第一个要站出来反对的。
“我真的不觉得我们在美国大学申请有太多reputation(声誉),至少对于我们华中的中国籍学生来说是这样。甚至,我们学校的升学指导也很一般,只提供改主文书两次的服务,质量实在不好说。”Jerry补充道。
“但是,新加坡中学的的英国方向升学确实比较厉害。听说华中是海外牛剑生源最大的输送学校。”
下图是牛津大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