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家人的历史变迁

北京治白癜风好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中华汉民族中,历经磨难、饱受沧桑,却永远前行、永远探索、永不停息的族群。千年之间,他们于兵荒马乱之中,完成了鲜为人知的大迁徙,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开天辟地的壮举。他们从中原不远万里而来,带着华夏文明的火种,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拓荒垦殖、一路南下,被迁徙地的人称之为客家人。

“客”,在汉语中最早是对来访者的敬称,后来也用于称呼旅居他乡的人,比如“独在异乡为异客”。魏晋以来,那些依附在地主豪绅门下充当佃农的流民被称之为“佃客”;到了宋朝,官府录入户籍时会依据有无田产将人口分为“主户”和“客户”;明清时期,为了和土著居民加以区分,那些寄居本地的外地人都被称为“客籍”。与“主”相对,“客”总是一个无所倚恃,又疲于奔忙的形象。一声“客家”也道出了这个背井离乡的族群多年来颠沛流离的辛酸史。

客家人是汉族人,但又大不同。客家人有自己独特的方言、文化和习俗。客家人无论去到哪里,无论在哪里的客家人,都非常重视立祠、祭祖和修家谱等,客家有谚:“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崇祖重家的传统一方面保全了自己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族人的凝聚力,让客家人变得团结和具有群体意识。客家人还会修筑半军事式的围村,据山险以守。客家人在这种半军事的环境下,不论男女都需要学会保护自己,自然地养成勇武强悍的风气。若是有匪徒来袭,只要把包裹着铁皮的大门一关,再凶的盗匪也只能望楼兴叹。

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中,一般选择山区作为落脚点,正所谓“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山区虽然环境恶劣,条件落后,但人少竞争小,而且环境封闭,受外力干扰较小,使得客家先民的语言、风俗等得以传承下来。

中原,作为华夏民族的摇篮,诞生了古代中国最辉煌的文明成果,但同时也承载了无数的战乱与灾祸。每当中原陆沉,大量的官宦士民都会携家带口,向外迁移,他们所到之处,无不为这个地区带来一波前所未有的改变。史上客家的五次大迁徙,都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第一次,要从西晋说起。西晋永康年间的八王之乱,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前后历时了16年。接着爆发的农民起义,加上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掀开的“五胡乱华”时代,是中原人史册中最为黑暗的一段时光。

这些胡人来到中原就胡搞,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那中原人哪里受得了,不堪奴役的老中原大举南迁,有的经南阳去了襄樊,安徽,有的经九江去了赣南山区,最远的已经跑到了今天的梅州大埔。这场移民风暴持续了多年,迁移人口一两百万。

第二次,发生在唐末。“安史之乱”之后的藩镇割据,导致大唐国势由盛而衰。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后的王仙芝、黄巢等农民起义军扫荡中原后又席卷江南,不仅当时的中原人往南跑,第一次南迁的老中原,也得继续逃奔。

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这次历时90余年的大迁徙,直到唐后的五代时期才结束。

到了第三次,南迁大军的逃亡者中,多了一个皇帝。这事儿发生在北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了皇城开封,还把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等共三千余人俘虏到金国,开封城中公私积蓄被洗劫一空。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往南方,迁都于临安,史称南宋。赵构被推举为皇帝,史称宋高宗。

战争破坏了北宋人平静的日常生活,多数人流离失所,成千上万的中原官员及民众像潮水一样仓皇向南逃亡。这还不算完,金人入侵中原后,推行奴隶制,大量中原人又开始逃跑。南迁之后,金人紧跟着往南打,一直打到了赣闽粤交界处。

南宋朱熹说:“靖康之乱,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不堪战乱的达官贵族、平民百姓,再次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宋朝的户籍已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就自称为“客家人”。

第四次,是几百年后的明末了。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闽北的客家人人口增多,但山多地少,为了生活,就向川、湘、桂、台等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被称为客家移民史上的“西进运动”。而到了康熙年前,官方发起“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于是,这些与本地少数民族交杂的老中原们,又开始进入四川。优待凡入川的男丁补助白银八两,妇女补助白银四两,从而促使一批批的客家人进入“天府之国”。

这是客家五次南迁史中是唯一一次和平之旅。清末,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山地中的资源捉襟见肘,为了生存,客家人又被迫走上第五次南迁的征途。新来的移民在获取土地和水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同土著居民以及旧移民产生纠纷和矛盾。当纠纷越来越大,矛盾就变成了仇视与对抗,若再加以别有用心的挑拨,武力械斗的爆发便不可避免。发生在珠江三角洲的西侧,核心在鹤山至恩平一带,械斗持续了14年之久,波及17县多个村庄,土、客双方的死伤均在数十万之众。

最终清廷为解决土客械斗问题,将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客家人遣散回客家原乡或安插到人迹较稀地方乃至外省,今天赣南地区的客家人不少祖先就是土客械斗以后从广东迁入江西的。

人们常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经过艰苦奋斗,苦心经营,一些客家人渐渐在海外站稳了脚跟。如今,全球的客家人达到八千万之多,遍布8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超过两千万分布在港澳台,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国。其民系文化影响力传播范围广泛,对海外华人世界影响深远。

从客居,到客户,到客人,甚至反客为主,成了客家。客家围最核心的位置永远是一个家族的宗祠,宗祠在,家族的根便在。从避乱逃荒,到扬帆出海,客家人的脚步其实一直都未曾停下。无论走到哪里,客家人都不会感到孤独,因为他们知道家的方向在哪,那就是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