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拟立法打击假新闻,最高罚100万新

本周,新加坡公布了一项“反假新闻”法律草案,依据该法案,恶意散播假信息者将被处以最高万新元的罚款和最长10年的监禁。

英国《金融时报》形容这项法案是“影响深远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则援引批评者的论述称,担心这项新法律把太多的权力交给了新加坡政府,可能会威胁到公民的自由。

根据该法律草案,新加坡政府可针对其认定的关于公共机构的虚假说法,要求作者在该说法旁刊登更正。“恶意”散播假信息者将面临刑事制裁,包括最高达万新加坡元(约合万人民币)的罚款和最长达10年的监禁。被控发布假信息者可向新加坡最高法院上诉或提出司法检讨。

该法案还将有待新加坡议会投票表决,但料将会被通过。

如何判断“假新闻”?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4日报道,新加坡律政部称,制订《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案》(ProtectionfromOnlineFalsehoodsandManipulationBill)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真实的言论和思想不会埋没在网络假信息之中,从而破坏民主进程”。

根据该法案,假新闻是指对事实的虚假陈述,包括捏造信息、歪曲事实,但不包括基于事实发表的个人观点、批评、讽刺或讥讽性模仿。

新加坡政府称,这项法案是必要的,他们保护新加坡人免受假新闻的影响,并教育他们认识假新闻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尤其是那些制造种族和宗教矛盾的假新闻。

BBC称,如何判断新闻是否属实成为法案最大的焦点。新加坡通讯部长称,各政府部门的部长是“判断假新闻的最佳人选”。律政部称,判断新闻真伪的最终权力在法院。

该法案赋予每个政府部长权力评估信息是否会对公众利益造成破坏,比如影响国家安全、公共卫生及对外关系等,是否会影响选举或公投结果,以及是否引起团体对立和仇恨等。

如果符合法案设定的条件,政府可要求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对新加坡评定的假新闻加上警告字眼,并刊登“更正”版本。

新加坡律政部长尚穆根(K.Shanmugam)称,“这种方式令读者可以有选择地阅读他们想要的信息。”

法案还规定,无论发布信息的人是否身在新加坡,只要信息可在新加坡传播,当局即可发布更正指示。

新加坡律政部称,法案只会针对“恶意破坏社会”的信息传播行为做出刑事制裁,有权要求作者把信息从网络平台上撤下。而一旦信息已经广泛传播,政府则可能要求主流媒体、社交网站等平台都刊登更正。

如果网络平台在六个月内发布三条以上“违反公共利益”的信息,会被当局要求刊登声明,公告自己的网站被列为假信息源,不得从中收取广告收益。

社交网络平台受影响

从新加坡政府部门目前的表态可以看出,相比个人用户将受到的监管,Facebook、谷歌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网站将是新法着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5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