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急查到考研初试成绩,你还有六次上岸机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成绩,各省市这几天正在发布中,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你究竟过线有没有?
各位考生第一时间查到自己的初试成绩,正常情况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看到你的初试分数后,可以先随便开心或者随便失意一下就行了,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大家风范。再参考比对一下近年国家线,随之静候一般在三月中旬由教育部发布的国家线。关于复试分数线,有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公布后一两天很快就发布,有的招生单位可能需要一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发布。
过了国家线和复试线的,就要进入复试一级备战状态;过了国家线,但是没有过复试线,或者第一志愿复试被淘汰的,就要准备惊心动魄的调剂。
But,还会有75%左右的考生,连国家线都过不了,过不了!怎么办?怎么办?
莫急!各位考生,这不你幸好还有“全硕士”吗?它或许就是你们全家的“苦海明灯”——查到考研初试成绩,要记住你还有这样的六次上岸机会,只要抓住一次,咱9月份一样开开心心上硕士,你说香不香?
《硕士宝典》一书中,包含关键常识、优质项目、运营招式、合作信息等高价值内容,被部分教育同仁誉为“硕士项目运营必备工具书”。
风里雨里,速来支棱——
达到国家线的考生
考生初试分数一旦达到国家线,就有机会参加第一志愿复试或者其他学校调剂,只要复试或调剂通过,就恭喜被“拟录取”,然后体检、政审等相关手续后就金榜题名。反之,即使达到了国家线,也会落榜。
▉第一次上岸机会:考研复试上岸
如果过了国家线,且同时过了第一志愿招生单位的复试线,那就可以入围第一志愿的复试名单,并参加复试。复试入围比,一般为1.2:1到1.5:1之间,即如果招生计划为10个人,会根据初试分数,从高往低,通知12—15人参加差额复试,排名最后1位的分数,也就是复试线。
某招生单位的某个具体专业,如果当年第一志愿考生过国家线人数,少于招生计划,则只要过国家线即基本上有机会进入复试。
近年,也会时不时出现某些招生单位,按照2:1甚至3:1的复试入围比,划定复试分数线和确定复试人员名单,这种情况则复试竞争更为激烈和残酷。
复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复试成绩+初试成绩”进行综合计算排名(初试、复试分别占多少权重比例,由各招生单位自主设置)在招生名额范围之内,则会被“拟录取”,反之,就等于复试淘汰。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复试成绩被判不合格,即使初试排名再高,也会被直接淘汰。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年都会有一些初试成绩排名靠前甚至第一名的考生,而在复试中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复试是考研征途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任何考生能否上岸的必经关卡。今日之考研内卷日趋严重,加之各校复试正常淘汰、择优选拔的规则和现实,复试的重要性、关键性甚至决定性,不言而喻。
▉第二次上岸机会:考研调剂上岸
对于一个过了国家线的考生而言,发生以下两种情况,如果还想该性质、该批次的硕士上岸,就意味着要着手准备参加调剂了:过了国家线但是没有过第一志愿招生单位的复试线,或者虽然参加了第一志愿复试但是被淘汰。
教育部在每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都会对“考生调剂基本要求”做具体规定。年版该文件,第九章《调剂》第六十四条到第六十七条即关于调剂的具体系统性规定。
如果我们针对大部分普通专业的调剂要求进行提炼,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三点:第一,初试分数线要求达到国家线、学校划定的调剂分数线;初试分数如果没有过线的,不行。第二,目标学校的该专业第一志愿生源未满;如果目标学校该专业第一志愿生源已经饱和的,不行。第三,原则上是同一类别、同一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如果类别、专业跨度大的,不行。
需要注意的是,调剂申请条件,不等于调剂录取条件。例如,考研的报考条件和录取条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果想调剂成功,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本科出身情况、初试分数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个人信息资源情况等。
当然,每年均有十万量级的考生,虽然初试过了国家线,但在复试或者调剂中失败而导致落榜;也会有极少数考生被“拟录取”后,可能出于对录取学校不满意或者个人自身原因而自行放弃。如果有拟录取考生明确放弃,就会产生新的计划空额,招生单位一般还会根据此前复试考生的综合成绩排名,进行替补录取,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再次开放调剂系统进行新的志愿征集和新的考试组织。
未过国家线的考生
近年一般占总参加考试人数75%左右的多万考生,未能过当年国家线,或者即使过了国家线但是未能通过复试或调剂,就会导致这一次考研落榜。
如果你还不想“GameOver”,你还有读研的执念,你还想要“复活”,还想要今年就上硕士,只要你知晓和连接“全硕士”,你就还可能会有以下机会——
▉第三次上岸机会:同等学力硕士上岸
如果是在职人员考研,即已有工作,希望一边工作,一边获得硕士学位,符合基本条件,可以申请同等学力硕士。
同等学力硕士,全称“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简称“同力硕士”。在职学习形式,符合条件者,授予单证硕士学位,国家承认。同力硕士,不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故有人又称之为“单证硕士”。
报名条件为本科毕业,有学士学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时须学士学位满3年。
入学免全国统考,一般申请、注册即录取,除非个别学校专业限额招生,录取率约等于%。获得硕士学位之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一般理工科类专业只用考1门英语,文史管理类专业同时另外考1门业务课,60分合格,且可以考5年(每年1次)左右。如果考生有学士学位,英语基础又还可以,无论是从入学的成功率,还是获得硕士学位的条件,都是相对最容易的途径。
同等学力硕士版块,因为统招双证相对较难、且受招生计划的名额限制,每年数十万在职考研人员从“非全日制考研”转道“同等学力申硕”进行“曲线读研”。年全国同等学力硕士统考报名人数为31.2万,年同比增长20%,而年时该数据仅为12.52万人。到年,该人数则接近40万,属于高速增长。
例如:长江大学的教育学、体育学等专业的同等学力硕士,常年申请报名、常年录取入学。
▉第四次上岸机会:中外合作硕士上岸
中外合作办学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收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依法设置的机构、项目都会在教育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