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学员从稳居寝室睡神到收获N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学员背景
C同学
本科背景
吉林大学金融数学
GPA:89.65雅思:7GRE:
录取学校(年秋季入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统计学
申请时间:年12月30日
录取时间:年03月01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申请时间:年12月02日
录取时间:年01月07日
伦敦大学学院金融数学
申请时间:年12月05日
录取时间:年05月22日
回顾我的申请,算不上跌宕起伏,也谈不上一帆风顺,不是逆袭的励志贴,也不是学霸大满贯的爽文,但还是想把我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因为这个过程虽然不可以复制,但还是值得借鉴的,其中我犯过的错误也可以警醒正在和即将申请的宝贝们。
申请初期:规划选择
01早做规划
早做打算,早做打算,早做打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老阿姨”在这里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我骨子里大概是有点咸鱼属性,所以一直对自己的未来没什么规划。身边的学霸学神忙着GPA、科研、交流、实习的时候,翘课是我的“家常便饭”,常年稳居寝室“睡神”之位。
直到年级大群里的成绩单出现,我才觉得这样的状态是不行的(其实就是好面子,觉得那个排名不太好看),于是从追赶GPA开始力挽狂澜。好在醒悟得算早,比较幸运,在大三的时候,我的GPA达到了89.99(啊啊啊啊啊为什么没上90),也有了一点科研的累积,总算不是个“三无”学生了。
但直到那个时候,我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怎么走,保研、考研,还是留学。继续读本专业还是换一个更喜欢的领域。身边的同学都在忙忙碌碌、有条不紊地奔赴自己的未来,我却迷茫了。
最后决定留学的时候,已经是大三下学期的尾声了。当时一个朋友(很厉害的学霸+留学er)看出了我的心思,“年轻要多出去看看,多折腾折腾,世界才刚刚展现在你面前不是嘛,到时候你就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保研还是留学,纠结归纠结,心里想迈出的那一步迟早都要勇敢迈出,于是在认真思考并且和父母商量后,我决定留学了。虽然当时没有语言成绩也没有实习,做这个选择还是蛮冒险的,但还是决定搏一搏,总不会让自己将来后悔。(确认过眼神,是有野心的咸鱼!)
Tips:虽说什么时候做决定都不晚,但是在这种决定人生方向的大事上,如果早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多时间足够用来做好充足的准备。GPA、实习、科研、竞赛、语言等等,你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领域,也会收到最好的效果。
02选择适合你的方向
对留学er来说,选择方向大概是最重要的一环了,这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方向,所以选择一个适合的学校和一个适合的项目至关重要。
对我来说,我本科就读的金融数学专业总体偏理论(可能是因为在数学学院),所以我更想学习一些利于实践的知识,比如统计方向、金工方向,还有数据科学之类的项目。大学期间,我的科研经历不是很多,所以还想通过硕士阶段看看自己是适合当社会人还是继续深造,所以选择了ms。
至于学校,我一直对坡坡很有好感,觉得安全又舒适,学校也很厉害(还有JJ在hhhhhh),再加上当时的疫情情况,就没有考虑别的地方,适合我的就是最好的。相比于混申的留学er,这方面省了不少事。
再者,择校还需要考虑学校的偏好,坡县侧重于硬件,对我这种“临时起意性选手”相当友好(=软件条件比较弱,硬件还行)。总之,投其所好成功率更大。
相比于内地地区,海外硕士包容性更强,对于有意愿大跨度改变自己专业的宝贝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衡量指标也更加多元化,只要你有优秀的某个方面,就有机会踏进梦校大门。
03选择留学中介
很多人说留学中介是骗钱的,确实有的是,我的一个同学签了某东方后,中介一顿操作猛如虎(具体就不说了,反正我感觉正常操作都不会那样),最后没有拿到offer,改签了指南者。也有的机构交钱之前热情,之后冷淡,在申请季还要和中介斗智斗勇的话,真的伤不起。
至于要不要找中介这个问题,如果你英文书面表达很强+时间充裕+前期硬件软件条件都已经准备就绪+对各个学校各个项目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那自己完成申请无疑是经济实惠还能提升能力的过程。
但是对于大部分留学er来说,找到中介,一个靠谱的中介,无疑是有如神助(个人真这么觉得)。以我来说,申请时间比较紧凑,而且我的英文水平并不足以将我完整地展现在各大高校面前(毕竟人家看到的也就是仅有的几份文书)。
虽然我决定了申请坡县的两所学校,但是对于具体的专业也没有太多了解,还有很多新兴的相关专业也没有听说过。信息不充足,精力不够,英文水平不够,所以我真的很需要一个中介帮助我。
至于我为什么选择指南者,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知乎回答。
有没有清楚指南者留学中介的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