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上海16倍,人均

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上海的1.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有5倍的差距,谁更强?

在年,新加坡的GDP是上海的1.6倍,而人均GDP更是相差5倍。在那个时候,新加坡的富裕程度远远超过上海,20年后,现在是谁的优势?首先从客观数据出发,回顾了两者的发展轨迹。在年和年,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74亿美元和.19亿美元,分别增长%和%,在亚洲四小龙中仅次于韩国。在年的上海GDP总量是亿RMB(亿美元),年是亿人民币(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以美元计价增长了%,令人惊叹。

许多人喜欢香港和上海,我个人认为新加坡比较适合,因为这两个地方比较像上海。在贸易和金融发达的香港,制造业几乎销声匿迹,而在上海和新加坡,制造业也非常发达,并拥有许多高端产业。在经历了20年的发展后,上海经济总量从仅新加坡的2/3增长到1.65倍,实现了超越,显示出经济腾飞的实力。我们当然也应该看到差距,上海的人均GDP远远低于新加坡。到年,新加坡人口将达到.58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美元。在同一时期,上海的人口是.1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5.56万美元,相当于2.26万美元。

在上海,这一比例从只有新加坡的15%上升到37.8%,差距仍然很大,需要不断追赶。到年,上海的人均GDP水平将接近新加坡20年前的水平,并有望在20年后赶上新加坡。最新一期的GAWC世界城市排行榜上,新加坡和上海都是一线强市,新加坡排第四,上海排第五,二者的差距不大。

对新加坡而言,转口贸易是其繁荣的基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上,新加坡有天然的深海港口。全世界60%的石油通过这条海峡运送,其中大部分停靠新加坡。新加坡港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其年吞吐量超过1万标准箱,在世界上长期占有第一位,尽管在前几年被上海超越。金融是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新加坡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在第三和第四名之间徘徊。对新加坡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离岸金融,年亚洲美元市场解除了外汇管制,年又完全开放了外汇市场,使新加坡成为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

新加坡制造业发达,与香港制造业基本为零不同。在新加坡,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为25.6%,制造业的比重高达21.5%,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在新加坡,主要生产电子、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运输设备、石油产品、精炼油等。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和世界第三大石油精炼中心。

以上海为例,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有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靠山,再加上其人口是新加坡的4倍,面积约为新加坡的10倍,又地处长三角和长江的咽喉,经济腹地巨大,助推颇多。中国最大的港口和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是上海港。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全国范围内,综合实力位居世界第三。伴随着离岸金融业务在上海自贸区的开展,以及外资进入金融业务门槛的降低,上海有望成为全球金融机构最集中、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善、金融环境最友好的城市之一。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精品钢制造、成套设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等六大产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新兴产业的崛起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等行业成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占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6%。不仅可以建造超级航母,上海还可以建造大型飞机,还可以建造光刻机,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上海,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中心,面目全非,未来的天花板会很高,远远超过东京和纽约,这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新加坡没有这个优势,新加坡繁荣的基础是商品贸易。若没有贸易,金融产业就会陷入泥潭,失去根基。马来西亚的皇京港将于年正式建成,这是新加坡最大的风险。皇家京港建成后,在理论上停泊新加坡港的船只将减少80%,这将给新加坡带来致命一击!因此,新加坡的命运,并非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新加坡与我国的关系这些年来不断改善,今年为了我们不顾一切地对抗米国,有很多次都是在为将来做准备,毕竟通往马六甲的船只,大部分目的地都是我国。作为东方明珠,东南亚狮城,上海和新加坡都是世界著名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近十年来亚洲光芒四射,未来十年谁能独霸一方,我个人比较看好上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