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意大利小城收到一封来自中国小朋友
来源:经济日报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中国你好!”这段时间,一封来自中国的信,引发了意大利佩斯拉卡市人们的热烈回应——意大利的小朋友们、NETF文化交流中心的小朋友们:你们好!这是来自遥远的中国首都北京的小朋友的问候和分享。从新闻中,我们知道意大利也遭受了“大坏蛋”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侵袭,给你们的生活也带来很多困扰。这种情况我们刚经历过,感同身受,想把我们的感受和我们是怎样度过疫情的点点滴滴与你们分享。虽然处于困境之中,但你们一定要振作起来,出门戴好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回家勤洗手,相信我们都能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病毒“大坏蛋”让我们都出不了门,但我们换个方式来交朋友,我们愿意做你们的好朋友,相信你们也是这么想的。——我们,是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的小朋友,以及很多很多关心你们的中国小朋友。9岁的Alessandra知道了这封信,她在家录制了著名的意大利歌曲《volare》。满头卷发的小姑娘在沙发上放声高歌,唱到兴起,情绪高昂的她张开了手臂。volare的意思是“飞翔”,Alessandra希望用歌声鼓励中意两国小朋友一起变得更强大来对抗疫情。11岁的华人小朋友徐航读到了这封信:“我叫徐航,来自浙江青田,我特别希望疫情早点结束。”他的家人在意大利开了一家中餐馆。疫情期间餐馆一直不能开门,徐航和家人待在家里很着急。他用手机录下了自己的心声,为自己和中国的孩子们打气加油!10岁的潘佳琪用一幅画给中国小朋友回信。疫情蔓延时,意大利的孩子们开始画同一个主题:彩虹。用一道道彩虹来预示“疫情终将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在她的画里,这道彩虹变成了由意大利和中国两国国旗的颜色拼成的同心圆。而11岁的安妮和10岁的妹妹安娜创作的彩虹,则拐了个弯,缠绕成一颗心的形状。姐妹俩跟北京的新朋友们打招呼说,希望在中国医生的帮助下,意大利能很快控制住病毒。5岁的陈懿柔听老师念了信,挥起小拳头一字一顿认真说,“战胜病毒!中国加油!意大利加油!”“在疫情阴霾下,孩子和家长们还是特别用心地去表达去录制,因为这是给中国小朋友的视频,是给新朋友的回复。”孩子们的中文老师、意大利NETF佩斯卡拉中文学校的校长陈群说。佩斯卡拉,这座亚德里亚海边的古城,是意大利中部阿布鲁佐大区最大的城市。无人机飞过海滨浴场、街道巷陌和林立的建筑,记录下这座古老又美丽的城市静谧的一面。意大利阿布鲁佐大区NETF文化交流中心的董事长Gianni正忙着用无人机技术帮助当地警方防控疫情,他是这封中国来信的第一位收件人。3月下旬,收到这封图文并茂的信和孩子们的视频的他,抱着电脑在沙发上看了一晚,并迫不及待地通过邮件留了言——亲爱的北京的小朋友、全中国的小朋友,你们好,我叫Gianni,把我当成朋友吧,中国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打心眼儿里感谢你们给新朋友的美丽的信、画画和视频,你们的新朋友是NETF中文学校的小朋友们、更是全意大利的小朋友们。02:月12日,意大利的《24小时太阳报》和中国的《经济日报》合作推出抗“疫”特刊,刊登了两国孩子在疫情期间交朋友的故事,配上了7幅中国孩子送给意大利孩子的画:天坛、故宫、长城、罗马竞技场、比萨斜塔、披萨……在孩子们眼里,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画中毫厘。看到报纸的Gianni分外激动:“这是意大利第一大财经类报纸和中国经济类报刊中最具权威性的报纸间的合作!我和孩子们荣耀无比!”“孩子们的真诚坦率和自发行为,给我们成年人上了一课。”4月17日,佩斯卡拉市市长CarloMasci接受《经济日报》记者的专访说,信件内容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得不待在家的孩子们想尽办法做点开心的事情,将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写得如此深刻。这些乐观的信息,是对希望和生活的赞美诗,是只有从孩子眼中才能看到的瑰丽世界。他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沿着亚得里亚海延伸的城市,佩斯卡拉后方是绿色的山丘,人们有着悠久而巩固的社交传统,更是习惯在春光明媚时光顾海滩和松树林,所以留在家里对他们来说很不容易。但医生的敬业精神和技能、市民的耐心与协作是这场艰难而长期的战斗唯一的致胜法宝。“我们收到了福州市长的帮助和建议,将提供的口罩分发给佩斯卡拉居民。我感谢福州市。”CarloMasci说,中国孩子的视频很动人,两国孩子间的交往交流不仅是一座坚固的精神桥梁,更是把整整一代人变成了友谊的见证人。鸿雁传书“Li,我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你们的社区么?”2月1日,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幼教中心主任李淑芳收到了一条
上一篇文章: 早财经丨全球确诊病例超196万美股迈入 下一篇文章: 中超意大利外援这个帖子,获得各国网友十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