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气影响,深圳机场大面积航延预警生效
近两日,受珠江口区域对流云团活动影响,广州、深圳机场出现了大面积航班延误。3月21日,深圳机场将大面积航延预警升级为红色。在机场及各航空公司、驻场单位的联合保障下,除各别航班等待时间较长,旅客情绪有些激动外,深圳机场总体上航班运行可控,航站楼秩序正常。
另据气象预测,未来一周我省受强西南风场控制,仍将保持多云、雷雨及大雾天气,请旅客朋友们给予理解,及时规划好出行计划,深圳机场及相关单位也将尽最大努力做好航班保障,全力确保旅客平安及早出行。
由于运行情况逐步好转,深圳机场于17:02将大面积航延预警降为橙色响应。截至17时,机场已执行航班班,取消班,延误超2小时出港航班17班,出港放行速度为4-5分钟/架,航站楼隔离区内旅客人数人左右;据气象预计,18:00-18:40机场将有间歇性中等强度雷雨。在极端天气面前,航班为啥会延误和取消?在极端天气面前,以下的问答也许能够更好解释航班延误与取消的原因。
一问: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天气情况良好,能见度佳,航班为什么还会因天气原因延误?
答: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天气情况良好不代表该机场适宜飞机降落,覆盖在机场起降航道附近的低云、雷雨区是导致这类延误的常见因素。为确保飞行安全,即使飞机处在自动降落状态,在降落前的一定高度(一般是60米)飞行员也必须能完全看见跑道及地面情况。如果此时无法看见跑道,飞机是不允许降落的。
二问: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天气情况良好,能见度佳,该机场也起降正常,航班为什么还会因天气原因延误?
答: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飞行航路上出现雷雨区等不宜飞行的气象情况、遇到这种情况,飞机只能在地面等待。一旦在狭窄的航路上出现雷雨区等,在某些条件下可采用绕过雷雨区的方式通过。但出于飞行安全和国防需要,民航航路是严格受限的,可绕飞、回旋的余地很小,雷雨区面积较大时,此方法就行不通了。
“天气原因”简单的四个字,实际包含了很多种情况:如出发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起飞;目的地机场天气状况不宜降落;飞行航路上气象状况不宜飞越等等。
“天气原因”绝不仅仅是指始发地或者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或机场的天气状况,飞机安全飞行,除了机场区域的大风大雨,还包括像能见度、机场起飞降落航道附近的低云、雷雨区,强侧风、航路天气等复杂的气象条件。比如,北上的航班在广州机场起飞之后,往往需要通过广东的英德地区,我们称之为“航空走廊”,这是个瓶颈位,一旦这个位置出现大面积雷暴,北上的飞机就都无法正常起飞。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会出现,机场天气晴朗,航班却因“天气原因”不能正常起飞的情况。
航路天气转好后,航班恢复正常和高速公路长时间拥堵一样,都需要一个舒缓的时间过程。
三问:同样是飞往某地的航班,为什么有些航班能飞,有些却被告知因天气原因飞不了?
答: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机型不同,飞机起降的标准与飞机机型紧密相关;其次,同样的机型在各航空公司制定的具体安全标准中也可能有所差异,这也是导致有的航班能飞而有的航班不能飞的原因;最后,不同机长对当前气象情况及趋势作出的判断和决策也有所不同。
四问:航班为什么快到目的地机场时才告知飞机因天气原因无法降落而备降其他机场或返航,而有些飞机又能正常落地?
答:虽然民航气象部门会依靠先进的设备,不断发布比较准确的气象变化趋势预报,有助于航班运行和调度,但天气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也难以准确判断,这就会出现快着陆时天气情况突然恶化导致飞机无法降落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或油量不足以继续盘旋等待天气好转,飞机就不得不备降其他机场。
五问:为什么航空公司无法准确预估延误航班的起飞时间?
答:预估航班延误时间,涉及到气象预判、决策、信息传递等多个环节,是个复杂的问题。
春夏之交的雷雨,多是锋面雨,一日内可能会有多次补充,仅仅通过气象雷达,很难提前进行准确的判断。另外,气象雷达信息的缺乏,也给气象员预判雷雨带来了困难。目前,航空公司掌握的气象雷达信息,未能覆盖飞机的所有航路,而飞机能否正常飞行,不止要看起飞地天气,还要视航路及目的地天气而定。
在运行方面,一旦发生延误,地面流程的运行效率要大大低于平时。例如,广州白云机场正常情况下一小时可以起降60个航班,一旦发生雷雨,有可能降到每小时10个架次,大量的航班积压,给地面运行带来了巨大压力,各种保障未能到位,也有可能导致航班再次延误。
对此,南航运行部门也采取了一些办法。例如,尽可能提前决策,取消航班并通知旅客;通过电话、机场广播、大屏幕等手段将延误信息传递给旅客;充分估计保障困难,科学预估延误时间等等。
■机场提醒
提前了解航班动态,不要盲目赶往机场
近期降雨天气较多,乘机出行请提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