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合作深化中新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社会

白癜风图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80807/6442885.html

中国与新加坡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在开展经贸人文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加坡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作为东盟的创始国之一,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加坡也希望能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中新两国经济合作大有潜力。

携手对抗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命运与共的重要性、紧迫性。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年7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通电话时对李显龙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再次在新加坡大选中获胜表示祝贺,同时表示中方将继续给予新方坚定支持,希望新加坡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社会活力。

疫情发生以来,中新两国政府和各界互施援手,守望相助。在疫情发生初期,为了帮助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加坡在年2月立刻向中国提供了2万个病毒测试的检测试剂盒,此外还包括护目镜、N95口罩、医疗洗手液等超过2吨的医疗装备和物资。新加坡红十字会、中华总商会等民间机构还积极捐款捐物,向中国提供了超过万元人民币的物资。新加坡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政府、中国红十字会向新加坡捐赠了5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10万只KN95口罩和2万只N95口罩,既是中国在物质上对新加坡抗疫的支持,也代表了中国对新加坡早日战胜疫情的良好祝愿。

疫情稳定之后,两国率先建立必要人员往来“快捷通道”,合力推动地区供应链产业链畅通。抗疫合作成为中新关系新亮点,再次体现了两国关系的前瞻性、战略性、示范性,也为中新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增添了重要内涵。通过加强抗疫合作,在确保在本国的对方国家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快捷通道”的开通为两国复工复产提速,助力两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新双方还同意将共同对抗疫情与开展公共卫生合作,纳入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的议程。在新冠疾病治疗、疫苗研发和药物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中新两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支持国际社会团结抗疫,支持世卫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双方为快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恢复区域经济活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提升双边经济合作

一直以来,新加坡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坚定支持。新加坡不仅是最早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之一,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国家,并深入参与其中。至年,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新加坡也连续蝉联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国的地位。年一季度,东盟首次取代欧盟,成为中国出口第一的目的地,而新加坡正是东盟最重要的贸易枢纽。

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绝大部分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都依赖进口,疫情对新加坡经济和民众的生活影响甚大。根据新加坡政府预计,年新加坡GDP可能萎缩5%—7%,过去两到三年的增长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抹去。如果疫情持续下去,那么对新加坡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难以估计。中新共同合作应对疫情,在经济合作方面将面临着重要的契机。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新加坡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目的地。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从年的3.98亿美元到年的35.5亿美元,12年间直接投资额增长了8.92倍。新加坡积极回应和对接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把握了两国经济联系的重要机遇,并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之一。陆海新通道成功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成为连接东南亚和中国西部地区的贸易新通道,加强了双边贸易路线和供应链的韧性,促进了食品、医疗物资等必需品的平稳流动,从而为抗击疫情稳步推进复工复产,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虽然是新加坡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对新加坡的投资却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年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额只有35.5亿美元,而美国对新加坡的投资额为亿美元,美国对新加坡的投资额超过新加坡利用外资总额的20%,中国则不到4%。同样,年新加坡对美国的投资为亿美元,对中国的投资为52.1亿美元。在累计投资方面,美国对新加坡已经累计投资超过亿美元,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则是近10年才有起色,累计不过亿美元,与美国仍有不小的差距。伴随着中新两国经济合作的深入,中新在双边投资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将继续扩大改革开放,改善营商环境。中国将继续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广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提升“陆海新通道”功能。中国将为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市场便利,也将与新加坡一道共同维护自由开放贸易,确保地区供应链产业链畅通,积极开展第三方经济合作。

 中国开启发展新征程中新合作面临新的机遇

过去30多年,中新经济合作与时俱进、全面发展。新加坡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深度参与到中国经济的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重庆战略互联互通项目以及广州知识城都取得成功,成为中新经济合作的样板工程,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为中国年的发展设定了远景目标。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此新加坡各界也给予了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4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