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北大的李雪琴,曾遭遇过家庭变故,如
年十大文化事件中,“李雪琴与脱口秀出圈”位列第六位。
作为当年名气极高的脱口秀表演者,她以北大毕业生身份拍短视频,因为策划独特走红,又因为有头脑,有趣,自信,站在脱口秀舞台被认可。
她的出现,为脱口秀发展涂上乐观的色彩:别再小看脱口秀,配置要求很高的!
年冬奥会残奥会第二届优秀作品展播上,一首《向世界微笑》的歌曲,以轻快温暖的旋律,表达对八方来客的友好和欢迎,也给运动员带来满满的士气。
演唱者是李雪琴,她的阳光大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短短几年时间,李雪琴从一个抑郁症患者,蜕变成给人带来快乐的网红和脱口秀演员。
我们普通人的真实写照是,一边做喜欢的事情,但无法生存;一边为了生存,不得不委曲求全。
李雪琴如一股清流,治愈许多人内心的焦虑惶恐,让人对生活保持期待与热爱。
(李雪琴和过去的自己同框)隔空喊话意外爆红年6月,23岁的李雪琴忍无可忍,为了缓解情绪,她从美国回国。
之前,她从北大毕业后,到美国纽约大学读教育学研究生。
可一切没有如她所愿,让她懊恼不已,很不开心。
这个专业没什么前途,加上她不爱交际,排斥所谓的精英教育,最终,她选择休学。
回国后,她开始拍搞笑视频,注册了一个抖音。
9月13日,她在清华大学校门口,隔空喊话某明星,获得多万点赞。
年1月,那位明星在视频里回应她。
当天,“李雪琴是谁”登上微博热搜第一,24岁的她成了“追星锦鲤”,抖音涨粉近w。
(李雪琴隔空喊话的画面)自此,她开始职业化拍摄短视频,整天忙得连轴转。
她的手机消息不断,许多人对她顶膜礼拜,网红公司和广告商主动找她谈合作。
意外爆红毫无征兆,这种咸鱼突然翻身的感觉,让她有些懵。
她在美国时,根本不玩抖音,回国后,在朋友的鼓动下她才开始玩。
起初,她发的视频也就两三个播放量。
她录制视频,比较随意,也不精心录制,能一遍过绝不录第二遍。
也正是这种看似随意的录制,让她显得真诚与众不同。
她不认为自己是网红,更愿意做个内容创作者。
作为曾经的学霸,她也有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时候,对前途充满迷茫。
别人绞尽脑汁想进入一个好单位,光耀门楣,但她并不热衷,异常冷静。
她觉得当学霸和网红,没有可比性。
学霸就是学习好,网红就是大家喜欢,还自嘲自己是学霸中的垃圾。
她喜欢叔本华的那句话:人生中,经验、洞见和知识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祝愿,而幸福、愉悦和欢快是转瞬即逝的、虚幻的。网红对她来说,是转瞬即逝的幸福、愉悦和欢乐。
当一个人成为网红时,似乎全世界都开始爱她。
但对李雪琴来说,从别人身上寻找存在感,并不能加深她的存在感。
相反,她活得很累,别人拜托的事情没办成,她会不停地道歉,想从其他事情上给予补偿。
她属于典型的讨好型人格,不会拒绝别人,只想不断满足别人,活得太累,容易失去自我,迟早面临崩溃。
身处名利场,李雪琴做着迫不得已的事情,一度走在抑郁的边缘。
她曾拿着大榔头,狠狠砸手机;用水果刀划破手腕,试图自杀,之后又拿起纱布止血自救。
她曾经的抖音简介,是一个诗人。
她觉得自己展现的是生活的最朴实、最纯真的东西,只是大家平时不注意罢了。
她希望能让身边每一个人都快乐,哪怕代价是她不快乐,但让每个人都快乐,太难了。
如今,她的抖音简介变成脱口秀演员,粉丝超0万。
通过脱口秀表演,她越来越红,慢慢从悲伤中走出来。
(李雪琴谈抑郁自杀的事情)豆蔻少女勇敢担当李雪琴是95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人。
开原有“开心之源,幽默之都,欢乐之城”之称,在这样的环境中,李雪琴从小似乎就有“幽默”细胞。
她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有意思。
长得不好看的原因,主要是她从小有点胖。
六七岁时,她经常遭到楼下男生的嘲笑,也没人愿意和她玩。
她把精力放在课堂上,发言时尽量讲得有趣些。
她还懂得考试技巧,考试成绩不错,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
这成了她唯一的骄傲。
13岁那年,有个男生居然追求她,尽管她妈妈不同意,她还是开心了很久。
毕竟,被人爱着的感觉真好!
后来,她把这事写进她的段子,那个男还又联系她,告诉她每天收到关于她的许多信息。
渐渐地,她有了许多朋友,他们一起上网打游戏。
为了打消家长们的顾虑,她会主动打电话告诉家长,她和他们的孩子在一起玩,让他们放心。
李雪琴能管住同学,即使他们打架,只要她一出面,便会化干戈为玉帛。
14岁那年,她爸妈的关系破裂,离了婚。
长大,真的是一瞬间的事,她迅速成熟起来。
(童年时的李雪琴)原先考第一是顺其自然的事情,而这一年,考第一,成为她必须完成的任务。
她不想让爸妈觉得,因为他们离婚,影响了她的正常学习。
她不由自主地充当起“妈妈的妈妈”角色,保护妈妈。
妈妈情绪不好,她成了接受情绪垃圾的收集桶。
写完作业看电视,没及时回复妈妈问话,都会遭到一顿臭骂。
尽管她心里充满委屈,可只能憋着,先调整好情绪,然后费尽心思哄妈妈开心。
这种苦闷、压抑的感觉,无处释放,像一座大山压在她的内心。
她从未在妈妈面前哭过,一副少女老成的模样。
可这只是表象,不代表她心里不苦。
只有在外边时,她会找个角落,肆无忌惮哭一场,哭完了,像没事人一样回家。
她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敢,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她仿佛孤勇者,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一往直前。
所有属于青春期的叛逆和特权,仿佛一切和她无关。
那一年,她上学没有零花钱,全靠发小们支援,她才得以吃好喝好。
在她成名后,发小们从未提出寻求帮助的要求,即便聚会,他们依然抢着结账。
相反,倒是那些不太熟悉的朋友,频频打扰她,想借她的名气发财。
在李雪琴心中,这些发小,才是她真正的朋友,也是她前进道路上最大的动力。
15岁,李雪琴离开铁岭,到本溪高中就读。
高中时,她也很难融入群体,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班级竞争激烈,每次考试,每人要选一个竞争对手,互相比较,这让李雪琴感觉很不舒服。
老师觉得她不适合呆在这个群体,让同学们不和她说话。
有时她的书掉地下,她低头去捡,也会惹得老师不满。
老师数落她,没完没了,一直数落到她哭。
高考前,学校组织大家喊“考北大清华”的口号,李雪琴很不习惯,只是在底下为同学鼓掌。
一路走来,敏感的她始终生活在压抑中。
她每走一步,都会受伤,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
后来,在北大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李雪琴选择广告专业。
她能把一个垃圾方案,讲得绘声绘色,听得老师心花怒放,热烈为她鼓掌。
她说段子的能力,大多就是在大学课堂上练出来的。
李雪琴的经历,注定她是个有故事的人。
她也将自己定义为“讲故事的人”,为以后在脱口秀舞台大放异彩,埋下一粒种子。
(早年时的李雪琴)爱情磕绊陷入沼泽李雪琴的爱情,始于大学时期,终于大学时期。
大学时,她交了一个男朋友,他是学心理的,善于倾听,也理解她。
两人相处愉快,许多想法高度一致,常常不谋而合。
李雪琴一度认为,自己找到真爱,漆黑的世界瞬间被照亮了。
可当她以为打开一扇窗时,那扇窗又一次无情关死了。
男友后来移情别恋,还拿着她的校园卡,请新女友看电影。
其实,男友对她体重的态度,就是她失恋的前兆。
只是,当时她深陷恋爱的甜蜜之中,当局者迷罢了。
直到后来拍摄《五十里桃花坞》,她才想起过去,恍然大悟。
做饭时,她不小心切到手,模特陈瑜看到后,一边抱起她,一边轻声安慰。
那一刻,李雪琴躺在陈瑜的怀里,感到无比温暖亲切。
她的前男友从不抱她,原因是她太胖了抱不动。
但瘦高的陈瑜却能抱起她,难道男友连一个女孩子都不如?
她曾问前男友,自己要瘦到多少斤,他才抱?
男友回答,如果她瘦到一百斤,他就抱。
为了男友的一句话,她疯狂减肥,却始终未能如愿。
(李雪琴谈前男友)陈瑜一把抱起她时,她释怀了,也彻底明白了。
不是她太胖抱不动,而是男友太弱没有爱。
他只是不想抱她而已,其他都是借口。
并不是瘦了才配有爱,爱情无关胖瘦。
真爱是无条件的,不论什么状态,对方都能接纳和包容。
真爱你的人,总会拼尽全力抱你;不爱你的人,总会找各种理由拒绝你。
不论胖瘦,李雪琴都可以被喜欢。
她一直在寻找着心中的白马王子。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她和王建国的“雪国列车”组合,一度被刷屏。
在幕后接受采访时,当她被问到,喜欢的脱口秀演员是什么类型?
她毫不犹豫,脱口而出:“王建国。”
而她最著名的金句:你有你的选择,而我选择王建国。更是直白表达对王建国的爱慕。
而王建国的态度,却始终模糊,甚至装糊涂,称万万没想到李雪琴会这样选择。
被杨天真逼急了,他说等李雪琴赚到钱再说。
一切不言而喻,“雪国列车”未能到达幸福的终点,令许多人遗憾不已。
但感情的事,是不能勉强的,驶入了终点,怎么可能回到起点?
王建国是李雪琴心中的王子,但李雪琴不是王建国心中的公主。
正如她所说:“大家说我不够女人。”
李雪琴在大众眼中,可能缺乏听话、纤细、柔和等女人的特质。
如今,27岁的李雪琴面临被催婚的窘境,每次回家,她表示下次一定带男朋友回家。
可她始终没有带回男朋友,心里不免有些难受。
在辽宁卫视录制年春晚时,她接受过采访,说自己想找一个1米75以上的东北小伙。
甚至,她还放低标准,如果实在找不到,1米65以上也行。
即便成了名人,但她仍把父母的感受看得很重,为了不让他们操心,她宁愿委屈自己。
什么时候,她才能走出爱情的沼泽?
(王建国谈李雪琴)才华支撑喜感十足如果说,李雪琴最初走红,有运气的成分,而之后在脱口秀领域持续火爆,凭借的是实力和才华。
年9月,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她在舞台一亮相,便被定义天才,很快征服了嘉宾和观众。
“天才”二字,是时代对一个人最高的褒奖。
王建国称赞她有灵性,李诞说她天赋异禀,大张伟觉得她是闪闪的星星。
她没有脱口秀经验,却在第一期突围赛时,力战职业脱口秀演员赵有成,与对方仅有6票之差。
李诞慧眼识珠,让她“复活”,她一路披荆斩棘,居然挺到决赛。
她的脱口秀段子,一如她的短视频,接地气,从生活中来,很有生活气息,听后令人捧腹大笑。
而笑过之后,又给人启发,让人有所思考,在调侃中收获成长。
通常情况下,老板要求24小时随时待命的举动,令人厌恶吐槽。
而她巧妙转化为“老板暗恋她的证据”,妙趣横生。
她善于把生活中的痛苦,变成让人开怀的甜蜜,点缀出色彩斑斓的意境。
经历过生活变故,内心异常敏感,也造就她敏锐观察生活的本领。
因为知道生活的苦,她从不过度解读自己的悲惨遭遇,更不会给人强灌鸡汤。
她用一种朴素的语言,将生活中的细节,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从她身上,大家更加理解生活的艰难,快乐的不易,学会正确疏导情绪,撕掉虚伪,找到快乐,有了归属感。
(李雪琴参加脱口秀节目)她用不俗的表现,打破了大家对“网红”的刻板定义。
她的风趣幽默,藏都藏不住,诠释了“什么是有趣的灵魂”。
以网红身份来演脱口秀,李雪琴也不可避免被鄙视。
起初,许多脱口秀演员看不起李雪琴,认为她是半路出家的小白,可以任意踩踏。
可李雪琴一上台,一张嘴就赢了。
那些表面搞笑的段子,往往被她一针见血讲出深刻的基底。
年,她离开北京回到铁岭,很多人特别不理解。
许多人看不上的铁岭,在她嘴中是成了“宇宙的尽头”。
她的段子,不只是搞笑,而且有着天然的幽默。
这种幽默,体现了一种人生的观点以及应对人生的方法,超越理性和逻辑,甚至还调侃理性思维。
凭着才华支撑的幽默,喜感十足,她能找到最搞笑的角度,做起来信手拈来,自然流畅。
她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喜感,也扩宽脱口秀的边界,成为一枝独秀的存在。
据新京报统计,年到年6月,李雪琴成了新晋综艺常客,以参加51档综艺节目独占鳌头。
(李雪琴谈回铁岭)又呆又丧大智若愚不论是《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还是后来参加其他节目,很多人最喜欢的,是李雪琴身上那种又呆又丧。
作为一个北大毕业生,她没有一点体面,站在台上松松垮垮,扶着麦时显得有气无力,还说:“我不行,我要淘汰了,我写不出来”,呆丧尽显无遗。这种强烈的反差,大大拉近李雪琴与网友的距离,网友评价她:“人间真实”。
很多人觉得她真情流露,有人格魅力,是‘丧’文化的代表。
她认为,丧就像病病歪歪的老人,平时身体老不好,但却能活得长久。
人在社会立足,本来工作压力大,精神再绷得紧紧的,很容易废掉。
而丧给人缓冲,反而不容易崩溃,这是经济环境下一种好的心理投射。
她的丧能释放负面情绪,独属于年轻人的自嘲,不是破罐破摔和一无是处。
而在丧背后,藏着她的大智若愚。
李雪琴在微博上这样评价自己:
念了北大就不能当一个废物吗?
这种反差感,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
一般人对高学历人的固定印象,应该是积极进取的白领之流。
但她明明是北大学霸,却要做废物;明明可以在北京混得风生水起,却偏要回铁岭从头再来。
潜意识里如果连续形成两次情绪变化的落差,并且情绪互相矛盾互相衬托,在心理上叫“出丑效应”。
而在优秀的人身上表现出瑕疵,才更真实,更亲切。
(李雪琴北大毕业照)当所有人认为,人生要拼博奋斗,争先创优,不能停下来时,李雪琴说:“歇一会再走,没问题。”
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同她的说法,她看似丧的外表和言语,随意无章法,却治愈许多受伤的心。
很多人都说,现在年轻一代越来越丧,
但李雪琴并不觉得,她说:“细看每一个人,其实大家都挺坚强的。”
实际上,那些叫嚷着不想上班的年轻人,并没真想躺一辈子。
他们缺乏目标感,但行动很明确。
表面上很丧,实际上,他们不愿让别人对自己抱太大希望,但结果他们一定会干得漂亮。
正如李雪琴那样,虽然承认自己不行,但从未放弃努力!
在纪实微综艺《陪你上班》里,为了提高车检业务能力,她熬夜上网查看汽车结构图、学习汽修入门基础。
在《希望的田野》中,她分析质检的各种条款,有条有理,尽显学霸风范。
她认为,一个人的经验有时不算数,但是学习永远都是算数的。
丧一点不可怕,可怕的天天打鸡血,时间久了,不笨的人也会变傻,正如传销组织天天打鸡血一般。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好,这是丧的表现;跟消极拥抱,再分道扬镳,这是丧的智慧。
一路走到现在,她靠路上捡各种有用没用的东西,最终为己所用。
许多人从李雪琴身上学到丧的智慧,他们说的话,细细品来,韵味十足:
谁没有丧的时候,挺挺就过去了,往往强迫自己马上支棱起来的人才不容易熬过去;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别人是高处不胜寒,我们是低处纳百川;
与其给自己灌下一碗梦想鸡汤,不如看清生活的真相,脚踏实地两横一竖。
作为曾经的抑郁者,她面对丧的、无望的荒凉环境,用欣赏的眼光看景,用脱口秀的方式表达自己。
最终,抑郁和丧变成稀缺资源,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
即便在低谷期,换个角度看问题,丧也能转化为智慧的力量。
(李雪琴在舞台上表达自己)写在最后有人说,喜剧的内核,其实是悲剧。
脱口秀是逗人笑的艺术,可它来源于脱口秀演员尊严的丢失。
他们的生活越悲惨,生活变成的段子就越精彩。
李雪琴段子的背后,藏着父母离异、爱情失利、抑郁自杀的痛苦回忆。
许多脱口秀演员通过恶心自己,逗笑他人,自揭伤疤,创造艺术。
台下的观众笑得有开心,他们的表演就有多苦涩。
脱口秀成了苦涩生活的解药,脱口秀演员嬉笑怒骂的段子,戳中许多人的痛点,在开心笑过后被治愈。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生活的解药,快乐安康,幸福长久!
(李雪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232.html